就在人才们摇摆不定的时候,凡辰举办的全球顶尖科技人才峰会如期举行。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顶尖人才齐聚硅谷,参观建设中的研发中心。当他们看到已经初具规模的量子实验室、正在调试的超算集群,以及凡辰与“量子奇点”联合研发的量子AI芯片原型机时,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这台量子AI芯片的运算效率,居然是我们谷歌最新芯片的100倍!”马克·安德森抚摸着芯片原型机,脸上满是难以置信,“而且你们的超算集群,居然能同时支持量子计算、AI训练和生物数据模拟,这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脑机接口领域权威专家埃里克·坎德尔也忍不住赞叹:“你们的脑机接口测试中心,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神经信号采集设备和AI解码系统,还有康瑞医疗提供的海量临床数据支持,在这里,我们能快速推进技术的临床应用,这是任何一家传统企业都做不到的。”
峰会上,林凡的演讲更是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凡辰建立全球研发中心,不是为了垄断技术,而是为了打造一个开放、自由、协同的创新平台。在这里,你们不用担心研发资金,不用担心成果转化,不用担心技术孤立。凡辰的生态会为你们提供一切支持——锐芯的芯片、康瑞的医疗数据、绿创的能源保障、凡辰航空的全球物流,让你们的技术能快速落地,改变世界。”
演讲结束后,现场掀起了一股加盟热潮。马克·安德森当场宣布,放弃谷歌的offer,加入凡辰,担任量子计算实验室首席工程师;埃里克·坎德尔也表示,将与凡辰共建脑机接口与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担任首席科学家;来自罗氏制药的生物制药团队、亚马逊的AI算法团队、波音的航天技术团队,纷纷表示愿意加盟凡辰,甚至有三个完整的研发团队当场提交了集体加盟申请。
传统科技巨头的“人才保卫战”彻底失败。微软的量子计算核心团队有60%的成员选择跳槽到凡辰,导致其量子计算项目陷入停滞;谷歌的AI算法团队流失了40%的骨干,多个重要项目被迫延期;罗氏制药的生物科技团队更是集体加盟,让其精准医疗业务遭受重创。
萨提亚在微软内部会议上暴怒,摔碎了手里的水杯:“凡辰到底给了他们什么?我们已经给出了天价年薪和研发自由,他们为什么还要跳槽?”
“萨提亚先生,”手下小心翼翼地汇报,“凡辰的优势不是钱,是生态。他们能将量子计算、AI、生物科技、航天技术深度融合,让人才的技术能快速转化为产品,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我们的技术都是孤立的,人才看不到未来的发展空间。”
更让传统巨头绝望的是,凡辰的全球研发中心不仅吸引了行业内的成熟人才,还吸引了全球顶尖高校的青年才俊。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博士、博士后,纷纷投递简历,希望能加入凡辰。凡辰的招聘邮箱被简历塞满,HR团队不得不紧急扩容,招聘流程从原本的3轮面试缩短至2轮,即便如此,依旧有大量简历排不上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