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收容所的“橄榄枝”

兑换技能带来的知识烙印尚未完全与神经末梢融合,那种仿佛大脑被强行塞入异物后又重新组合的胀痛感依旧隐约存在。【能量视觉强化 Lv.1】让林风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窗外的阳光不再仅仅是明亮,还夹杂着无数细微的、代表着不同物质能量辐射的色斑;楼下清理淤泥的工人身上,散发着代表生命活力的、温和的橘红色辉光,而他们搅动的污水中,则混杂着代表腐败与惰性能量的、令人不快的灰绿色泽。

这双新的“眼睛”无疑是一大利器,但也让他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这个“平凡”世界之间,已经隔上了一层看不见的、能量构成的薄纱。

就在他尝试适应这新视角,并规划如何获取安全的“虚境”接入设备时,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通讯请求,打断了他的思绪。

并非平台订单,也非未知号码,而是一个标注为“临江市高等研究院 - 特殊项目办公室”的正式座机号码。号码本身平平无奇,但其出现的方式,以及SYS-07瞬间绷紧的提示,让林风知道,该来的终究来了。

【检测到接入信号源。信号路径经过多重加密跳转,最终源头指向坐标:东经XXX,北纬XXX(位于临江市西北郊山区,与数据库记录的‘观测者’次级收容与研究设施位置重合度99.2%)。通讯方身份推演:李博士(‘收容所’高级研究员,曾参与‘摇篮’前期观测与接触尝试)。威胁等级评估:中(存在强制收容风险,但当前通讯模式符合其‘低干涉观察’阶段行为逻辑)。】

“收容所”……李博士。

林风深吸一口气,压下体内因警惕而微微加速的能量流动,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像一个被陌生官方机构联系、略带困惑和戒备的普通年轻人,按下了接听键。

“喂,您好?”

“是林风先生吗?”一个温和、沉稳,带着学者特有的清晰口吻的男声从听筒中传来,正是他记忆中李博士的声音,“这里是临江市高等研究院,特殊项目办公室。冒昧打扰,还请见谅。”

“我是。请问有什么事?”林风保持着语气中的疏离。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研究院,对您日前在低洼区棚户巷极端天气事件中,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人道主义精神,表示由衷的钦佩和感谢。”李博士的开场白冠冕堂皇,无懈可击,“我们通过一些……嗯,市政协同的紧急事件评估渠道,关注到了您的事迹。在那种毁灭性的环境下,成功将关键医疗物资送达,挽救了一个年幼的生命,这绝非普通人能够做到的。”

林风心中冷笑,表面却故作惊讶和些许不安:“您过奖了,博士。当时情况紧急,我只是……运气好,而且熟悉那片地形。”他刻意将功劳归结为运气和地理熟悉度。

“过分的谦虚可是一种傲慢,林先生。”李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仿佛看穿了他的伪装,却又不去点破,“运气和熟悉地形,或许能让你抵达那里,但绝不足以让你在V级气象灾害的核心区域,保持那样的行动效率和精准判断力。我们对您的……‘潜能’,非常感兴趣。”

切入正题了。林风没有接话,等待对方的下文。

“直说吧,林先生。”李博士的语气稍稍正式了一些,“我们研究院,目前正在牵头进行一项名为‘高风险环境适应性与极限生存潜能开发’的前沿研究项目。该项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旨在探索人类在极端恶劣环境下的生理、心理适应机制,并挖掘个体可能存在的、尚未被科学完全认知的潜在能力。”

“这听起来……很高端,但和我有什么关系?”林风配合地表现出疑惑。

“我们认为,您正是我们项目急需的、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潜在参与者。”李博士的声音带着一种极具说服力的诚恳,“您在棚户巷事件中的表现,显示出您可能具备超乎常人的环境适应性、风险决策能力以及……或许连您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身体潜能。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我们的研究。”

“研究?像小白鼠一样?”林风适时地表现出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