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铁轨上的相遇

列车钻进隧道的瞬间,车厢里的灯光忽明忽暗地闪烁了两下。林栋正低头看着张超的投篮笔记,忽然被一阵急促的喘息声打断——斜对面座位的女孩正踮着脚,费劲地把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往行李架上举,细瘦的胳膊因为用力而绷出清晰的骨节,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编织袋的底部蹭到行李架边缘,发出粗糙的摩擦声。女孩咬着下唇调整姿势,帆布鞋的鞋跟在地板上打滑,整个人晃了晃,编织袋眼看就要砸下来。林栋几乎是本能地站起身,跨过去托住袋底:“我帮你吧。”

掌心触到编织袋的瞬间,他才意识到这东西有多沉——袋口露出半截棉被的边角,针脚细密,像是手工缝制的。女孩愣了一下,连忙松开手,脸颊泛起薄红:“谢谢……实在太沉了。”她的声音很轻,带着点南方口音的糯,像刚剥壳的莲子。

林栋双臂发力,将编织袋稳稳推进行李架。放下手时,注意到女孩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衬衫,领口系着个简单的蝴蝶结,袖口整齐地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细得像根芦苇。她比林栋印象里的同龄女孩要高些,站直了几乎到他肩膀,身形单薄却透着股韧劲,像田埂上迎着风生长的玉米。

“我叫林栋,雪湖来的。”他顺手把自己的行李箱往旁边挪了挪,给女孩腾出更多空间。

“储永芬。”女孩把散落在颊边的头发别到耳后,露出小巧的耳垂,“从淮水来的,跟你……好像是邻省。”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衬衫下摆,那里有块不太明显的补丁,用同色系的线仔细缝补过,几乎看不出痕迹。

林栋注意到她脚边放着个半旧的帆布包,拉链上挂着枚校徽,蓝底白字写着“淮水一中”。包口露出半截红色封皮的本子,像是某种荣誉证书。“也是去北京?”他指着那枚校徽问道。

储永芬点点头,眼睛亮了亮:“嗯,去北大报到。”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苹果,用纸巾仔细擦了擦,递过来,“刚在站台买的,挺甜的。”苹果表皮带着新鲜的果蜡,在灯光下泛着健康的红。

林栋接过苹果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指,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储永芬的脸更红了,低头小声说:“我也是……不用参加高考,保送的。”她掀开帆布包的一角,露出里面的录取通知书,红色的封面上“北京大学”四个字烫着金,和林栋的那份如出一辙。

“这么巧?”林栋笑了,“我去清华,物理系。”

“我学历史。”储永芬的眼睛弯成了月牙,“我们班主任说,清华和北大离得很近,中间就隔条马路。”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资料,关于北京的老胡同,听说里面藏着很多历史故事,你要是有空……”

列车恰好在此刻驶出隧道,阳光猛地灌进车厢,在她摊开的笔记本上投下大片光斑。林栋凑近一看,上面用铅笔勾勒着胡同的草图,每个门楼旁边都标着朝代和典故,字迹娟秀得像绣出来的。某页的空白处画着株腊梅,枝干遒劲,花瓣却画得格外温柔。

“画得真好。”林栋指着那株腊梅,“像是淮水那边的品种?”他去年跟着父亲去淮水收过旧电器,见过当地老院里种的腊梅,花瓣比别处的要小些,香气却更清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