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礼部尚书杨鸿儒老大人走了出来。
他算是这群老臣中资历最老的几位,原本六部的六位尚书里,
兵部尚书谢国公怕是已经遇害,户部尚书安王已回封地安享晚年,
眼下除了沈敬章,便属他最有话语权。
毕竟他身为礼部尚书,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教育、礼仪制度等事宜。
他往前迈了半步,沉吟片刻说道:
“先帝的亲子,如今只剩下无法执政的大皇子殿下和九皇子合王殿下,如今之计只能请合王殿下主持大局了!”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对呀,还有合王呢!
此刻的他无疑是众望所归,想来也不会有太多变故,这些大人便又壮着胆子纷纷附和。
就在这时,沈敬章并没有拍案决定,而是顿了顿说道:
“按照大武律法,先帝未选定继承人时,迎接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必须由御龙卫总指挥使亲自前往!”
沈敬章把目光看向禁军首领说道:
“快马加鞭,以八百里加急将信送到御龙卫总指挥使王天龙大人那里,让他尽快归京!”
“是!”
显然,沈敬章这个决策让不少大臣面露不满。
他们觉得眼下大可直接确认合王的地位,将他请来主持大局即可,
没必要这般迂腐,非要等王天龙从边境赶来——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
可谁让沈敬章是内阁首辅,他们也不好反驳。
杨鸿儒也并未再多说什么——他本就是礼部尚书,
恪守礼节是职责所在,这些繁琐规矩理当遵守。
他反倒觉得,今日自己这般仓促发言,实在有些欠妥。
禁军领命离去后,沈敬章与杨鸿儒对视一眼,当即分工协作,
暂以“先帝染疾静养”为由稳定局面,京都百姓毫不知情。
几日后,一身风尘的王天龙策马入京,勒马翻身跳下,顾不得擦拭脸上尘土,
双手捧着锦盒快步踏入大殿,语气凝重地沉声道:“先帝留有手书!”
众臣闻言哗然,纷纷围拢过来。待锦盒缓缓开启,泛黄的手书上“君元辰依旧是皇嫡长孙”几字赫然在目。
杨鸿儒最先反应过来,脸色微变,沉声道:
“按祖制,嫡长孙当优先继承大统!”
话音刚落,大臣们瞬间炸开了锅——有人频频看向杨鸿儒,有人暗自攥紧了朝笏,
此前刚议定请合王主持大局,如今先帝手书骤然出现,无疑横生枝节。
沈敬章眉头紧锁,指尖轻轻抚过手书上的字迹,沉默良久,缓缓道:
“先帝亲笔手书不可违,那就麻烦王大人亲自跑一趟寻回皇嫡长孙再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