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燎原,涓滴成海。” ——中国谚语
修复药剂带来的暖流与强效镇静效果相互交织,如同温和的潮汐,一遍遍冲刷着荀渭备受摧残的身心。灵魂撕裂般的剧痛和反噬的虚弱感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仿佛大病初愈般的疲惫,以及一种奇异的、精神层面过度消耗后的空明感。
“清澄”试剂的残余药力似乎也被这修复药剂进一步中和,思维的滞涩感明显减轻,虽然远未恢复敏捷,却已能进行连贯的思考。
他躺在舱内,一动不动,如同真正沉睡的人偶,唯有眼底深处偶尔掠过的微光,显示着其内在的波涛汹涌。
年轻司员失言透露的信息碎片,如同拼图的残片,在他脑中不断组合、推演。
“壁垒”被撕开口子……这“壁垒”是指什么?是物理上的防御工事?还是某种能量屏障?甚至是……空间界限?
“巡游者”损失惨重……“巡游者”听起来像是一种武装力量或侦查单位的代号。他们在与什么作战?是导致“边界波动”的元凶吗?
外面已经乱套了……这意味着“彼岸”设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压力,甚至可能遭受了实质性的攻击。
这一切,都与他最初的猜测吻合——这座冰冷的收容中心,绝非世外桃源,而是处于某种巨大危险的前沿或中心!
而那年轻司员最后看向碎片那极其复杂的一眼,更是意味深长。他注意到了碎片的移动,却没有声张,没有将其归位,反而流露出一种近乎“期待”的情绪?
这是否意味着,那碎片的移动,正是他所期望看到的?甚至……那碎片本身,或许就与他有关?
一个更大胆的猜想浮现:那两次出现在监控探头上的痕迹(血渍与湿痕),以及这片突然出现的蓝色碎片,是否都是那个年轻司员故意留下的?是一种极其隐晦的、试探性的……联络信号?
如果他也是在某种禁锢或监视之下,只能用这种方式向外传递信息,那么自己的“苏醒”和表现出来的“异常”,是否正是他一直在等待的“回应”?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片小小的蓝色碎片,其意义就远不止是一个外来物那么简单。它可能是一个信物,一个钥匙,甚至是一个……陷阱的诱饵。
必须拿到它!
这个念头变得更加坚定。无论这是机会还是陷阱,他都必须踏出去,才能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僵局。
身体的恢复仍在继续。经过修复药剂的调理和那场反噬后诡异的“空明”状态,他发现自己对身体的掌控力,似乎有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提升。
并非力量的增长,那依旧微乎其微。而是一种……更精妙的“连接感”。仿佛意识与肌肉之间那层隔阂又变薄了几分,指令的传递变得更加顺畅,对那微弱力量的运用也似乎更有效率了一些。
他再次尝试活动手指,动作依旧缓慢微弱,但那种酸软刺痛感减轻了不少,完成动作所需的精神消耗也降低了。
他耐心地、一遍遍地重复着握拳、松开的动作,如同工匠打磨玉器,不追求力量,只追求极致的控制精度。他将意念集中于指尖,尝试感知那最细微的触感,尽管隔着营养液和舱体,这种感知几乎不存在,但他依旧执着地进行着这种“虚拟”的练习。
同时,他的目光再次落回了旁边编号七三九-LW的维生舱。
经过上次那场濒临崩溃的风暴和后续的稳定措施,她的舱体恢复了平静,但一种死寂的苍白感却愈发浓重。屏幕上的数据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仿佛风中残烛。
那场“镜像回响”中感知到的、属于虚拟世界“苏晚晴”的情绪碎片,与现实维生舱中极致痛苦的重叠,依旧让他心悸不已。而最后那段被强行撬出的、关于当年事故真相的记忆残片,更是如同鬼魅,时刻拷问着他的灵魂。
林薇……她到底知道多少?她的意识,究竟以何种形式存在于这具冰冷的躯壳之中?
如果……如果能再次与她建立连接,哪怕只是极其微弱的、单向的感知,是否也能获得更多关于“彼岸”、关于过去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