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就麻烦汪太医了”。
伍秉钧闻言也只好将手中的药丸重新递给了汪必昌,他现在还有求于人家,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一个时辰后,汪必昌将溶解的药丸汤药端了过来。
“上官统领,这是卑职重新调配好的汤药。那药丸药材的成分有些重,卑职又加了一些自己挑选的药材熬制的”。
“好!将它端给伍秉钧吧”。
……
伍秉钧喝完汤药后就回去休息了,上官鼎随即看向一旁的伍秉鉴问道:“伍秉鉴,你详细将你们怡和行走私案一事给本统领说一说”。
“是,统领大人。事情是这样的……”!
……
经过伍秉鉴的描述,上官鼎不由地陷入沉思,他如何肯定广州知府高廷瑶是幕后主使者?
还讲的有鼻子有眼的,乍一听好像天衣无缝,可与自己所打听到的完全不同。
上官鼎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本统领去府衙一趟,试探一下这个知府高廷瑶,你们就在怡和行等我的消息”。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来之前他已打听出高廷瑶最近时常回府,府衙的一切公务要事全部交给了同知丁如玉和通判屠绅。
而高廷瑶是一位孝顺的知府,自从他的老母亲病倒在卧榻,这几年他几乎都是衣不解带地日夜照顾,连熬药都要亲力亲为。
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话,高廷瑶定是在这几年被广州的通判和同治上下其手,欺瞒于他,甚至自己的权力被架空了都不知道。
……
“儿啊,母亲的病已药石无医,你就不要再请大夫给我治疗了”。
高母看着自己的儿子这几年因为亲自照顾她,整个人都瘦了几十斤,似乎一阵风都能将儿子吹倒,内心心疼不已。
都怪自己这突如其来的病情,原本儿子升任广州知府以来,吏治清明,为民请命,百姓都亲切地称呼儿子为高青天,如今……!唉!
“母亲,放心吧!通判昨日又给儿子找了一位大夫,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神医呢!这次一定能将您的病情治愈”。
在母亲生病这两年,通判和同知都时常来府里看望,顺便带来每日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