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眼珠一转,笑出声来。“公与此言,着实令人意外。不过仔细想想,却又有几分道理。只是……吴王真能体会我的心意,父子同心吗?”
沮授的建议,仿佛给他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解决难题的可能。
他其实并不讨厌袁谭,那毕竟是他的长子。他反对的是袁谭与党人走得太近,唯党人之命是从。
如果袁谭能体会他的心意,与党人保持距离,未尝不能立为太子。
实际上,立袁谭为太子是阻力最小的,对大陈王朝的伤害也是最小的。
关键就在于如何让袁谭认识到这一点。
“臣以为可以,只是要陛下费些心思,给吴王更多的历练机会。事非经历不知难。坐而论道是论不出结果的,只有经历多了,有了切身体验,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袁绍点点头。
人都是会成长的。他之前也是什么都听党人的,后来有了施政经验,才知道党人的想法过于极端,不可全信,与党人渐行渐远。
他可以,袁谭当然也可以。
他再次打量着沮授,想了想。“公与啊,委屈你一下。”
沮授毫不犹豫的说道:“陛下言重了,请陛下吩咐,臣无所不从。”
“你去一趟九江,协助吴王平定周瑜,如何?”
沮授愣了一下。“陛下,臣为三公,不能与藩王有所交通。此例一开,后患无穷,还请陛下三思。”
袁绍的嘴角挑了挑,眼神中多了几分满意。
他故意这么说,就是想试探一下沮授的心意。如果沮授求之不得,一口答应,他就可以断定沮授,或者是冀州人想抛弃袁尚,转投袁谭了。
那可绝对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有汝颍人支持的袁谭已经势不可挡,再加上冀州人的支持,袁谭不是太子,胜似太子。
现在,沮授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正说明沮授这个建议完全是出于公心,而不是想和袁谭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