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晌午11点多,刘平寇在东耳房捅暖气炉子,里面的火“噼啪”响,林淼在厨房忙着。
大锅里炖着猪肉白菜粉条,笼屉里冒着白汽,是白面包子。
平清和平韵扒着门框,俩小丫头辫子梳得油亮,眼瞅着就盼着吃午饭。
“哥,晌午吃完咱就去庙会吧,昨天可是说好了的的。”平韵晃着刘平寇的胳膊,鼻尖沾了点面粉。
刘平寇刚擦完桌子,笑着拍开她的手:“急啥,先把午饭吃了。”
话没说完,外院传来“砰砰”的拍门声,还夹杂着吆喝。
“哥!开门!”
是平东的嗓门。刘平寇过去开门,冷风把仨人吹了进来——平东扛着帆布包,平洋拎着网兜,平夷背着个背篓里面是青菜。
平东跺着脚,棉鞋上沾着泥:“海淀到城里的车挤得像韭菜,差点误了点。”
林淼听见动静迎出来,接过平夷的背篓。
“快进屋,屋里有暖气,冻坏了吧?”
平夷笑盈盈的:“嫂子别忙,我们带了老家的黄瓜,西红柿,娘让给小五尝尝。”
平清和平韵早凑过去,扒着平东的帆布包看:“二哥,带啥好东西了?”
“就知道你们嘴馋。”
平洋听见了从网兜里掏出两个冻柿子:“揣怀里捂化了吃,甜着呢。”
刘平寇给他们仨人倒了热水,问:“咋这时候回来?不是说开学前再赶回来?”
平东搓着手,吹了口热气:“十六就开学,爹说让早回来两天,帮着家里拾掇拾掇。”
平夷接话:“我想提前回来看看书。”
林淼把包子端上桌,笑着打断:“先吃饭吧,有啥话吃饱了再说。”
这顿午饭格外热闹,桌上多了平东,平洋带的腌菜,平夷从老家捎的蔬菜。
平清和平韵嘴里塞着包子,眼里却没了庙会的影子,光顾着听平洋讲老家的事了。
刘平寇看着满桌人,心里暖和,弟弟妹妹又凑齐了,明天在一起逛庙会。
时间一晃就到了第二天正月15日,这天刘平寇上午就去厂里找领导请假了。
中午回家,林淼已经把小五裹成了小粽子,平清和平韵背着新书包——前几天刚买的,俩丫头美得不行。
到了厂甸庙会人头涌动水泄不通。最前面的糖画摊前围满孩子,平韵指着一条龙嚷嚷。
“哥,我要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