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在深圳新增地皮,筹建永久性物流枢纽,彻底解决长期供应链短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脑海中勾勒物流枢纽的蓝图:集仓储、分拣、配送于一体,辐射深港两地。
心想:若原料供应不及,将利用空间能力补充关键物资,确保香港门店不缺货,前提是得有仓库。
此时香港的周明团队正焦虑等待指令,各门店经理频繁来电询问货源调配情况。
刘氏香港团队士气略显低落,部分员工担心危机持续,影响收入和工作稳定。
同时刘氏的竞争对手联合向刘氏的上下游企业施压,要求终止与刘氏合作,否则将面临报复。
周明初步调查发现,竞争对手背后有东南亚外资背景,资金实力雄厚。
还有香港本地几家小型财团也参与其中,主要负责香港本地供应商的施压。
市场上已出现价格战征兆:对手将部分粮油产品降价10%,吸引刘氏的顾客。
经过几天的行驶,刘平寇与黑狗抵达深圳,直奔粤明旅店落脚,到达后,未做片刻休息。
立即在旅店办公室设立临时指挥点,召集相关人员开会。
刘平寇分析认为,对手的供应网存在薄弱点,他们过度依赖香港本地供货商,轻易就能突破他们的打压和封锁。
陈阿明早已等候在此,详细汇报深圳工业园运营、房产租赁及仓储中心的现状。
刘平寇得知深圳工业园运转正常,自建的纺织厂、箱包厂已投入试生产,产能稳定。
还了解到工业园有5间空闲厂房,刘平寇当即决定临时改造成应急仓储点,缓解压力。
然后用旅店电话联系周明,告诉他深圳的部署,让其安排香港物流中心和门店准备补货事宜。
初步部署应对方案:内地原料经深圳仓储分拣后,分批运往香港,保障门店供应。
深港两地的海上和公路上,货运卡车往来不息,刘氏的物资运输车队已开始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