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委员会在战争期间拥有征税,征兵,军队后勤管理,军队官职升迁等重要权力,这一机构如今已经可以说是整个勃兰登堡的一个巨无霸机构。
如今已经进行了二十年战争还未迎来和平,这个临时的战争委员会早就已经与常设无异,二十多年的时间使得战争委员会已经在事实上占据了枢密院与财政委员会的一部分职能,并且长期设立的战争委员会统筹国家经济人口也得罪了许多地方贵族。
如果按照以上的机构状况来看,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在帝国东北这片苦寒贫瘠之地并无优势产业,在集权层面上无法做到控制地方贵族,在中央,公爵也没有绝对的控制力。
和平发展的情况下那这个公国的结局大概率最好也只会是一个小区域范围中强国,最后被哪个强大的帝国狂暴轰入纳入版图。
但国家的命运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千年前无比强盛的罗马帝国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蚀,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往往是动态的,而引发这些变化的一个动因或许就来自于某个条约,某种新兴商品,某场战争。
就比如,这场三十年战争对于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来说或许就是一个机会——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国内几乎每个城市与乡村都或多或少的被外国军队洗劫过,这一方面极大的破坏了国内的生产但也在另一方面极大地削减了地方贵族的力量,外国的军队可不会因为你的身份而放过你,相反,他们会因为你的财富而着重关注你。
地方的贵族在战争中由于被多番劫掠,其势力已经极大地缩水了,不少地方的家族甚至被杀的灭了门,大量原本受控于地方贵族的土地如今被重新收回国有。
战争中国家被肆意劫掠,中央力量弱小无法保护他们。这些地方贵族对于中央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以前跟着霍亨索伦家虽然说要被征兵征税,但好歹还能过上安稳的人上人的贵族日子,但这些年过来,你看看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那些兵痞可不管你身份,看到钱就跟被弥达斯国王夺舍了一样,眼中只有钱,谁挡杀谁。而如今,不少贵族被劫掠几番后,一琢磨,回过劲来了:我支持中央,中央强大了就能保护我,我就能继续安安稳稳的延续祖宗基业,这不比跟中央对着干,等开战了让他国一块羞辱勃朗登堡上下好?
战争这么多年,许多贵族对于中央的看法也逐渐变化,许多地方贵族也表示愿意支持中央政府的命令。这就使得原先那些影响中央命令到达地方的阻碍消失了,这种情况对于一位锐意改革的君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十分绝妙的时机——只要稍加引导,便能让饱经战火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公国上上下下凝聚成一股力量,一同努力,使国家摆脱弱小挨打的命运。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