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分封的裂痕

咸阳的焦土气息尚未被春风彻底吹散,鸿门宴的余波仍在各方势力心中激荡,项羽,这位凭借无上武勇宰割了旧秦命运的霸王,开始着手塑造他心目中的“新天下”。他没有选择定都关中,那片被他视为“秦孽巢穴”、且已焚毁殆尽的土地,在他心中毫无留恋。他带着劫掠而来的珍宝、美女,意欲东归,回到那熟悉的、被他视为根基的楚地。

然而,在离去之前,他必须对天下诸侯进行一番“安排”。这并非基于周礼的封建,也不是出于长治久安的深思熟虑,而更像是一场胜利者凭借个人意志与武力威慑,对战利品进行的一次彻底清算与再分配。

分封的大会,在新搭建的高台之上举行。诸侯齐聚,气氛却比鸿门宴时更加微妙复杂,充满了期待、忐忑与隐藏的欲望。项羽高踞上首,玄甲熠熠,周身那苍白的劫火光晕似乎因为这场“主宰命运”的仪式而显得格外活跃,那双“烛龙鬼瞳”扫视台下众人,如同神只俯瞰待宰的羔羊。

林煜和禽滑素依旧立于旁观之位,沉默地注视着这一切。

分封开始了。项羽的声音如同雷霆,宣布着一个个名字,一片片疆土,一个个王号。其标准,混乱而鲜明地体现着他的个人喜恶与当下的实力平衡:

刘邦,这个他内心深处或许仍存一丝忌惮,但又因鸿门宴的“服软”而不屑于立刻铲除的对手,被封为汉王,领巴、蜀、汉中之地。那是偏僻险阻之所,如同一个华丽的囚笼,北有秦岭隔绝,东有三峡锁钥。项羽的意图昭然若揭——将他放逐到边缘之地,使其难以东顾。

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降将,被分别封为雍王、塞王、翟王,置于关中,号称“三秦”。这既是兑现当初的投降承诺,更是用以堵塞刘邦东出之路的三颗棋子。其用心之刻薄,连台下一些老成诸侯都暗自皱眉。

申阳、司马卬等,或因率先投降,或因迎合项羽,皆得封王,领地不乏膏腴之处。

而像田荣、彭越等未曾紧密依附项羽、甚至有所抵触的实力派,则被刻意忽略或压制,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

对于义帝楚怀王心,项羽更是毫不掩饰其厌恶,先是尊其为“义帝”,实则架空,随后将其迁徙至偏远的长沙郴县,其下场几乎可以预见。

他分割旧秦,肢解齐、赵,一切以是否顺从自己、是否能形成互相牵制为目的。他凭借的是此刻无人能及的军事威慑,考量的是个人情绪的好恶亲疏,唯独缺乏的,是对于天下大势、民心向背、以及制度长久稳定性的任何长远布局。

禽滑素的眉头越皱越紧。作为墨家弟子,她虽不主张复辟周制,但也深知“尚同”与“兼爱”并非依靠强权压迫与制造对立所能实现。项羽此举,看似确立了以自己为核心的霸权秩序,实则是在原本就千疮百孔的天下版图上,人为地划下了无数道新的、充满怨恨与野心的裂痕。

“他在玩火……”禽滑素低声对林煜说道,语气中充满了忧虑,“如此分封,全凭己意,厚此薄彼,赏罚不公。得利者未必感恩,失意者必生怨恨。三秦锁汉,真能锁住刘邦野心?田荣、彭越之辈,岂会甘心雌伏?这看似稳固的霸业之基,实则遍布干柴,只待一粒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