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郁金香的破冰

青色之回忆 废墟2333 2214 字 6天前

周三下午的最后一节自习课,总是带着一种微妙的浮躁和即将解放的松弛感。夕阳已经开始偏西,金色的光线斜斜地穿过教室后排靠窗的玻璃,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暖黄色的光带。窗外的梧桐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送来一丝初秋的凉意。

张甯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一本物理习题册,笔尖在草稿纸上匀速移动,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她似乎完全沉浸在复杂的力学分析中,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淡淡的阴影,神情专注而宁静。

彦宸坐在她旁边的座位上,手里也拿着笔,但心思却有些飘忽。他面前的化学卷子做了不到一半,注意力总是不自觉地被身旁那个过于安静的身影所吸引。自从上周末那场几乎失控的“体能训练”和后续的极限拉扯后,这几天他和张甯之间的互动明显进入了一种……“冷却期”。

在学校里,尤其是在教室这种公共场合,两人都默契地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不再有那些大胆的试探和充满暗示的眼神交锋,甚至连日常的玩笑和拌嘴都少了很多。虽然每天的晨跑和放学后的补课时间仍然是雷打不动,但是两人也几乎就是默默地写着作业或者看着书。彦宸能感觉到,这是一种双方都在刻意维持的“安全距离”,仿佛都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那个周末被意外戳破、悬而未决的微妙平衡,生怕一不小心就再次引爆什么。

这种刻意保持的距离感,让彦宸心里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一方面,他确实松了口气,不用再时刻提心吊胆,担心自己下一秒就会在她面前“破防”;但另一方面,他又隐隐觉得有些……失落?习惯了之前那种高强度、高张力的互动后,现在这种过于“正常”的同学关系,反而让他有点不适应。

他需要找点什么来打破这种过于平静的局面,但又不能是像周末那样“玩火”的方式。一个既能进行交流,又相对安全,还能契合他们共同兴趣点的话题……

彦宸的目光落在自己课桌里的一本书上。那是他周末回家后,特意从书柜深处翻出来的。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他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侧向张甯,用尽可能随意的语气开口:“宁哥,忽然想起个事儿。你以前……看过《读者文摘》吗?”

张甯写字的动作顿了一下,但没有立刻抬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

“我记得好多年前,好像是在《读者文摘》上看过一个故事,讲荷兰人炒郁金香的,说一朵花能换一套房子,特离谱。”彦宸继续说道,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纯粹的闲聊,“当时就觉得这帮老外真能瞎折腾。”

张甯终于停下了笔,抬起头看向他。她的眼神平静无波,似乎在判断他提起这个话题的意图。“郁金香狂热(Tulip Mania),17世纪荷兰的投机泡沫。我知道。”她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读者文摘》上的版本,可能简化或夸张了一些细节。”

“嘿,看不起《读者文摘》是吧?”彦宸笑了笑,顺势从桌肚里掏出那本准备好的英文书,带着点小得意地递到她面前,“喏,看看这个,正宗原版猛料!”

书的封面是企鹅出版社经典的橙白设计,标题清晰印着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by Charles Mackay。书页边缘有些泛黄,显然有些年头了。

张甯的目光落在那本英文书上,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她伸手接了过来,手指拂过略带粗糙感的封面。“查尔斯·麦凯……”她念出作者的名字,快速翻了几页,看了看目录和正文的排版,“这本……倒是真没见过。英文原版的?”

“那可不!”彦宸挺了挺胸膛,故作神秘地说,“我一亲戚前两年从国外带回来的,专门讲这些历史上的群体性疯狂事件的,宝贝着呢!”

她抬起眼,看向彦宸,眼神里带着一种纯粹的、对知识的好奇,“写得怎么样?分析得深入吗?”

彦宸被她看得有点心虚,立刻“坦白”:“呃……这个嘛……”他挠了挠头,嘿嘿一笑,“师父,你这不是为难我吗?这么厚的英文砖头,我哪儿看得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