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有点无力地按在办公桌上,脑子快速运转,打算重新组织语言来教训眼前这个平静得有些反常的女生。随即他发现一件可怕的事实——能说的道理,能摆的危害,能施加的压力,几乎都被刚才那个像吃了枪药一样的小子给一股脑儿吼完了!而且吼得声嘶力竭、痛心疾首,比他这个正牌班主任酝酿的情绪还要饱满!现在他再把那些话捡起来,对着这个已经承认了“事实”的当事人重复一遍,效果恐怕……微乎其微,甚至可能显得他这个老师有点多余和无力。
这个混蛋!班主任又恨恨地瞪了办公室门一眼,仿佛能透过门板看到那个此刻估计正贴着门偷听的彦宸。这小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对,他今天这“败事”,倒像是歪打正着地帮了张甯一把?
就在班主任内心天人交战,感觉自己一腔怒火加道理硬生生被憋回去,不上不下的时候,张甯清冷平静的声音响了起来,像是在燥热的午后泼下的一盆凉水,瞬间浇熄了他一部分的火气,却也激起了更深的警惕。
“老师,您冷静一点,深呼吸,先缓一缓。”
班主任惊疑地抬头看向张甯。只见她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办公桌旁,手里正拿着他那个旧暖水瓶,已经揭开了软木瓶塞,瓶身微微倾斜,正准备往他那个空了一半的“为人民服务”搪瓷茶缸里续水。那姿态,从容不迫,仿佛她不是来接受审问的学生,倒像是来慰问疲惫老干部的贴心小助理。
他吓了一跳,几乎是本能地急忙拿开了摁在搪瓷茶缸杯口的手。几乎就在他手移开的瞬间,一股细细的、冒着热气的水流精准地注入了杯中,没有溅出一滴。水汽氤氲而上,模糊了女孩清冷的眉眼。
班主任看着杯子里重新升高的水位,又看了看对面那个放下水瓶、神色依旧平静无波的女生,心里那点残存的火气彻底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了——荒谬,以及一种前所未有的棘手感。他刚刚确实被彦宸那通爆发气得不轻,现在被张甯这么一“提醒”,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几乎失态。他确实需要缓一缓,需要重新审视眼前的局面。
这个女生……和彦宸那种咋咋呼呼、情绪外露、看似难缠实则容易被拿捏的类型完全不同。她太冷静了,冷静得可怕。从承认“恋情”时的石破天惊,到此刻给他倒水的从容不迫,都透着一股让人看不透的镇定和……掌控力?
班主任立刻意识到,自己确实需要缓一缓。他刚才差点被彦宸带偏了节奏,现在,他面对的可能是比那个“影帝”彦宸更危险、更难对付的真正对手。
他端起重新变得温热的茶缸,却没有喝,只是用手捂着感受那份温度,借此平复自己有些紊乱的心绪。他缓缓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身体重新靠向椅背,恢复了他惯有的、带着审视意味的姿态。他决定暂时放弃主动进攻,把舞台交给对面这个滴水不漏的女生。
他看着张甯,语气尽量放得平缓,但眼神依旧锐利:“好了,张甯同学,现在这里没有别人了。彦宸同学……嗯,他刚才情绪比较激动,我已经让他出去冷静了。”他顿了顿,目光紧锁着张甯的眼睛,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现在,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你刚才说……你们在谈恋爱。老师想知道,这是你真实的想法,还是……一时冲动?”
他刻意用了“真实想法”和“一时冲动”这两个词,试图引导她走向否认或者至少是弱化问题的方向。毕竟,在她这个年级第一身上出现这种问题,对他这个班主任来说,冲击力实在太大了,他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事情能有转圜的余地。
张甯迎着班主任探究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她微微颔首,像是确认,又像是表示礼貌。然后,她开口了,声音依旧是那种清冷平稳的调子,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清晰:
“老师,这不是一时冲动。”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又像是在强调,“是事实。”
班主任的心又沉了下去。她居然……再次确认了?!
他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开始隐隐作痛。他感觉自己像是在面对一个极其冷静的外科医生,对方正平静地告诉他一个残酷的诊断结果,不容置疑。
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压下心头那股因为局面失控而升起的烦躁感。他知道,此刻任何情绪化的指责或者重复的说教都毫无意义,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他必须拿出十二分的理智,来应对眼前这个滴水不漏的学生。
“事实……”班主任咀嚼着这个词,语气沉重,“张甯同学,你知道这个‘事实’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们违反了校规,意味着你们可能会受到处分,意味着……”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锐利,“意味着你们可能会因为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影响到你们本该光明的未来!彦宸同学刚才说的那些,虽然激动,但并非没有道理!尤其是你,张甯,你是我们年级最顶尖的学生之一,你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
小主,
张甯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继续说道,语气平静得像是在陈述一道数学公理:“老师,我理解学校和您对于学生‘早恋’问题的担忧,核心无非是担心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带坏风气。”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坦诚,“但我想说的是,我和彦宸之间的情况,可能和您通常认知里的‘早恋’有所不同。”
班主任挑了挑眉,示意她继续。他倒想听听,这个全年级第一能把“早恋”说出什么花来。
张甯话锋一转,语气中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自信,“风险是用来评估和管理的,而不是用来逃避的。规定是用来约束普遍行为的,但并非所有个体都适用于同一套标准。”
她向前微倾身体,目光更加专注地看着班主任,开始清晰地、有条理地阐述她的观点:
“老师,您还记得,最初是您安排我给他补课的,希望提升他的成绩。”她首先将事情的源头归于班主任的安排, 巧妙地建立了一个共同的起点,“而事实上,在我的帮助,或者说,在我们相互的影响下,彦宸同学的成绩确实有了显着的提升。上学期期末考试他的成绩只差1分达到平均90。这学期第一次月考,他的平均分是92.5,这比他之前的成绩进步了多少,您应该很清楚。这难道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吗?”
班主任没有说话,但眼神中的锐利稍稍缓和了一些。彦宸的进步确实是有目共睹的。
“而且,”张甯继续说道,语速不疾不徐,如同在进行一场学术报告,“这种影响是相互的。我从他身上发现了我自己的很多缺失方面。他积极阳光的性格,也让我有所改变。比如,我以前并不注重体育锻炼,但在他的影响下,我现在每天坚持晨跑半小时,体能和精神状态都有所改善。我认为,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是让双方都变得更好,而不是彼此消耗。我们在一起,并非像您或者彦宸同学刚才担心的那样,会互相拖累,分散精力。恰恰相反,我们是在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我们约定了要一起考上顶尖的大学,这个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更有动力。”
她的话语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将一段可能被定义为“洪水猛兽”的早恋关系,描绘成了一种积极向上、互相促进的“学习伙伴”模式。
班主任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张甯的这番话,比彦宸刚才那通看似“正义”的咆哮,更能切中要害,也更具有蛊惑力!
张甯的话条理清晰,逻辑自洽,甚至还举出了实例。她说得有一定道理,至少,比他预想中的狡辩或哭闹要高明得多。但这并不能完全打消他的顾虑。相互促进?说得轻巧,谁能保证这种状态能一直持续下去?谁又能保证这只是个例,不会引发其他学生的效仿?
“说得好听,”班主任终于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挥之不去的怀疑,“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往往骨感。张甯同学,你很聪明,逻辑也很清晰。但是,感情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控的东西,尤其是在你们这个年纪。今天你们能互相促进,明天呢?后天呢?一次小小的争吵,一次情绪的波动,都可能对你们的学习状态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你敢保证,你们能永远保持理智,永远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吗?你敢保证,其他同学不会因为你们的‘榜样’而蠢蠢欲动,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吗?”
他的问题尖锐而现实,直指早恋关系中最核心、也最难以辩驳的风险点。
张甯静静地听完,脸上依旧没有波澜,仿佛早已预料到班主任会有此一问。她微微抬起下巴,目光坦荡地迎上他的审视,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惊人的力量:
“老师,我理解您的担忧。空口无凭的保证确实显得苍白无力。”她顿了顿,仿佛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所以,我愿意和您,和学校,立下一个赌约。”
“赌约?”班主任眉头一挑,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
“是的,赌约。”张甯点头,语气斩钉截铁,“以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