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佑将一份密电放在张学良面前,神色凝重:
“少帅,延安方面再次表达了联合抗日的诚意。他们认为,只有停止内战,才能集中全国力量抵御外侮。”
高震山更是直言不讳:
“少帅!老蒋这是要把咱们东北军当炮灰,消耗在剿共战场上!弟兄们的心都在东北,在抗日!再这样下去,军心就散了!”
张学良站在窗前,望着南方,那里是南京的方向,也是江西“剿共”前线的方向。他想起张宗兴在上海的浴血奋战,想起婉容皇后毅然南下的决绝,想起文艺界那些振聋发聩的文章,想起全国沸腾的民意……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在他胸中积聚。
“给杨虎城将军发密电,”张学良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约他密谈。同时,回复延安,他们的提议……我会认真考虑。”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他知道,这一步踏出,将再无回头路。
……
全国各地,救亡救国之势风卷残云。
抗日救亡的浪潮,开始向更深、更广的层面渗透。
上海。
由文化界、新闻界、工商界人士联合发起的“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秘密成立,打破了以往单纯抗议的模式,开始有组织地筹措资金、物资支援前线,并利用租界的特殊地位,向国内外宣传抗日主张。
杜月笙、司徒美堂等江湖大佬,也以个人或帮派名义,向联合会提供了大量资助和渠道支持。
西北。红军在艰难的反“围剿”斗争中,依然高举抗日旗帜。
他们的主张通过秘密渠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国青年冲破封锁,奔赴延安。黄土高坡上的窑洞里,正在为中国革命和抗战积蓄着最纯粹、最坚定的力量。
两广。李宗仁、白崇禧与广东陈济棠的联系更加紧密,“反蒋抗日”的联盟初步形成。
他们利用西南相对独立的环境,加紧军事准备,并派出代表与北方的张学良、西北的红军秘密接触,一个纵横南北、联合抗日的宏大构想,在少数政治家的脑海中逐渐清晰。
……
东京与“梅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