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双城暗刃

上海与东北,一南一北,如同中国抗日前哨的两把暗刃,在无尽的夜色中,以各自的方式,切割着侵略者看似坚固的统治。

上海

杜公馆的密室,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凝重。接连的泄密事件像一根毒刺,扎在杜月笙和司徒美堂的心头。信任如同精美的瓷器,一旦出现裂痕,便难以修复。

“查清楚了。”杜月笙的心腹,那位气质儒雅的教授,此刻面色冷峻,将一份薄薄的档案放在红木桌上,

“是‘华孚’的会计,阿炳。他跟了老爷子您八年,家里老母病重,被‘梅机关’的人盯上,用重金和威胁,撬开了他的嘴。”

杜月笙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档案,目光扫过上面阿炳战战兢兢的照片和寥寥数行的供述(通过特殊渠道获得)。

他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眼底深处一丝难以察觉的痛惜与冰冷。

“人呢?”司徒美堂的声音带着杀气。

“控制住了。在码头三号仓库。”心腹低声道。

杜月笙缓缓将档案放下,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仿佛在为某个决定计时。“按规矩办。干净点,让他走得……别太痛苦。事后,给他老母送一笔安家费,就说是……工伤抚恤。”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江湖有江湖的规矩,背叛,只能用血来洗刷。

当夜,黄浦江畔某个废弃的码头仓库深处,一声沉闷的枪响被江风和浪涛声吞没。上海的抵抗网络,进行了一次必要而残酷的内部清理。

与此同时,苏婉清接到了新的指令。

目标:日本驻沪领事馆新上任的情报课长,岩井英一。此人四十岁上下,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表面上是文质彬彬的外交官,实则心狠手辣,是“梅机关”的核心智囊之一,且素有“爱惜羽毛”、偏好与有学识的女性交往的名声。

苏婉清仔细研究了岩井的资料,包括他的学术背景、发表过的文章、甚至是他喜欢去的几家咖啡馆和书店。她为自己设定的新身份是——一位家道中落、从北平南下来沪谋职、精通日语和英国文学的女教师,化名“林曼”。

几天后,在外滩一家以收藏英文原版书籍闻名的“别发印书馆”,一场“偶遇”如期上演。

苏婉清(林曼)正专注地翻阅着一本济慈的诗集,眉头微蹙,似乎在为某个诗句的翻译而困扰。

同样在店内流连的岩井英一,很快被这位气质清冷、谈吐不俗的东方女性所吸引,尤其是当她用流利的日语与他讨论起威廉·布莱克的诗歌时,岩井眼中闪过毫不掩饰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