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短暂来访,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散去后,留给张宗兴的是更深的思虑与更坚定的决心。
他清楚地意识到,“仙乐门”乃至整个“暗火”网络,已不仅仅是上海滩地下抗日的据点,更与北方那位义兄的命运,乃至整个国家的棋局紧密相连。
“仙乐门”的运转日趋成熟。
在杜月笙庞大资源的支持下,南京的“秦淮夜”和杭州的“西子舫”也相继低调开业,虽不及“仙乐门”这般声势浩大,却也迅速在当地站稳脚跟,初步构建起一张以娱乐业为表、情报网为里的隐形架构。
信息、资金、人员开始在这张网络上缓慢而有序地流动。
这一日,“仙乐门”的密室中,苏婉清虽已离开,但她一手建立起来的情报分析体系仍在高效运转。
接替她负责总协调的,是一位原东北军参谋处出身、心思缜密的中年人,代号“账房”。他将一份刚整理好的情报摘要递给张宗兴。
“兴爷,根据近日汇总的信息分析,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和‘梅机关’近期活动频率异常增加。”
“他们似乎在策划一次针对性的‘清剿’行动,目标很可能指向租界以外,我们暗中控制的几个小型运输队和地下印刷点。”
张宗兴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眉头微蹙:“消息来源可靠吗?”
“交叉验证过,可信度较高。而且,‘鬼手阿七’从一位喝醉的日本商社职员那里套出话,提到近期有一批‘特殊装备’运抵虹口军营,似是用于城市巷战的轻型火炮和喷火器。”
“喷火器……”张宗兴眼神一凛。这可不是对付普通抵抗力量的装备,日本人这次是下了狠心,要拔除一些扎根较深的“钉子”。
“通知我们所有外围据点和运输线,立刻进入一级戒备,非必要不活动。印刷点暂时转移,人员分散隐蔽。”张宗兴果断下令,
“另外,让‘穿山甲’和他的人做好准备,随时待命。我们需要知道日本人具体的目标和时间。”
“明白。”“账房”领命,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