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下的眼线如同无形的触角,深入巡捕房、工部局、各大商行、码头,甚至日本领事馆的低级雇员之中。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被不断汇集起来:
日方突然加大了对某些特定药品、化学原料的采购力度,且采购渠道异常隐秘;虹口几家原本由日本浪人控制的小型仓库,近期守卫莫名加强,进出货物多在深夜;公共租界内,几家与日资关系暧昧的报馆,开始连篇累牍地刊登“反英”、“反美”的煽动性文章,试图制造摩擦……
这些信息碎片被源源不断地送到张宗兴面前。
他与苏婉清、阿明等人日夜分析,试图拼凑出影佐下一步行动的轮廓。
“他们似乎在储备什么东西……不像是常规的军火。”阿明指着药品和化学原料的清单,眉头紧锁。
“舆论上的动作也很不寻常,”苏婉清补充道,指尖划过那些充满火药味的报纸标题,“像是在为某种冲突制造借口,转移视线。”
张宗兴目光沉凝,手指在地图上几个被标记出的仓库位置点了点:
“重点盯住这几个地方。还有,通知杜先生和司徒先生,请他们格外留意码头和货运线路,日本人很可能想利用租界的便利,偷偷运送违禁品。”
另一边,司徒美堂的洪门子弟也动了起来。
这些常年在码头、货栈讨生活,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汉子,有着自己独特的信息渠道和行事方式。
他们不动声色地接近那些被日军严密看守的仓库,通过相熟的苦力、更夫,甚至是给日本人送菜的小贩,探听虚实。
很快,有消息传回,那几个仓库夜间确实常有卡车进出,卸下的货物都用厚厚的帆布遮盖,形状古怪,搬运时日本人看管得极严,不允许任何外人靠近。
气氛,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一天比一天紧张。
双方都在暗中调兵遣将,布设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