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心有不甘,且担忧投降后的待遇。
守?
能守到几时?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快步进入厅内,呈上一封密信:
“主公,河内郡方向送来密信,署名是……魏王驾前谋士,程昱。”
张杨手一抖,几乎拿不住那封信。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镇定下来,拆开信快速阅读。
信的内容很直接,先是夸赞了张杨昔日护驾有功——指汉献帝东归途中张杨曾提供帮助。
随即笔锋一转,大肆渲染魏军之强盛、魏王之仁德,指出并州胡汉混杂、民生凋敝的现状非张杨一人之过。
最后明确表示,若张杨愿名义上归附魏国,交出上党郡军政实权,魏王必保其一生富贵荣华,并使其家族得以保全。
如前徐州牧陶谦父子,现在魏王麾下生活安好,两子皆做到高位。
若负隅顽抗,则大军一到,玉石俱焚。
信中的每一个字都像锤子一样敲在张杨的心上,尤其是“玉石俱焚”四个字,让他不寒而栗。
他无力地跌坐回席上,将信递给董昭:
“诸位……都看看吧。”
董昭、杨丑、张崇等人传阅信件,厅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程昱的信,像最后一块巨石,压垮了张杨本就脆弱的抵抗意志。
杨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立刻道:
“主公!程仲德乃魏王心腹,其言可信!此乃保全之道啊!”
张崇还想说什么,却被张杨挥手制止。
张杨仰天长叹一声,充满了无奈和颓丧:
“罢了……罢了……袁本初四世三公,兵多将广,尚且不敌;
吕奉先勇冠天下,亦成阶下之囚。
我张杨又有何德何能,敢逆天而行?
为了满城百姓,为了麾下将士……也罢……”
他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了力气,喃喃道:
“回复程先生……就说……张杨……愿降。
具体事宜……请魏王遣使来商谈吧……”
话语出口,厅内众人反应各异。
杨丑暗自松了口气,董昭眉头紧锁似有忧虑却未再劝,张崇则愤然跺脚,扭过头去。
壶关城州牧府的偏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张对面而坐的案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