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被点到的将领都慨然领命,每一位被委以重任的大臣都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与荣耀。
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决定未来数百年北疆格局、乃至大宋国运的豪赌。
退朝的钟声响起时,已近午时。
文武百官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退出大殿,但每个人的步伐都显得匆忙而坚定。
他们需要立刻回到自己的衙署,将皇帝的意志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刘复独坐于御座之上,看着瞬间空旷下来的大殿,微微舒了一口气。
定策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征途,才是真正的考验。
内侍王谨悄步上前:
“陛下,吕中郎将殿外求见。”
吕中郎将自然是吕绮玲,上次回归后升任了老吕曾经任过的职位。
刘复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宣。”
吕绮玲去而复返,快步走入殿中,脸上的兴奋之色尚未褪去,却多了几分郑重。
她来到御阶下,再次行礼。
“可是对独领一军,心有疑虑?”
刘复主动开口。
吕绮玲抬头,目光灼灼:
“陛下,末将并无疑虑!
唯有决死之心!只是……深入漠北,情报为先,时机为重,末将恳请陛下,允我临机专断之权,不必事事禀报行军总管。”
刘复看着她,这个继承了吕布勇武却远比其父更有纪律性的女子,已然是大宋军中一把锋利的尖刀。
他沉吟片刻,道:
“朕予你独领一军之权,便是信你能随机应变。
准你所奏!
但切记,你的任务是扰乱、牵制、奇袭,非到万不得已,不可与敌主力硬拼。
保全自身,方能持续杀敌。”
“末将明白!”
吕绮玲眼中闪过感激与振奋,
“必以战功,报陛下信重之恩!”
接下来的数日,整个开封,乃至整个大宋北方,都陷入一种紧张的忙碌之中。
程昱果然雷厉风行,当日便持节离京,赶赴邺城,设立北伐都督粮草转运司。
一道道加盖了皇帝玉玺和户部大印的公文,以最快的速度发往各州郡。
内河之上,原本的漕运船只,满载的不再是丝绸瓷器,而是黄澄澄的粟米与小麦;
北上的船只,则满载着箭杆、生铁、皮革等军需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