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整的水泥路,灰白色的路面在日光下泛着特殊的光泽,车辆驶过几乎没有颠簸,只发出平稳的“轱辘”声。
行过半月有余,队伍终于踏入凉州地界。
商队里新雇佣的伙计张午,忍不住频频低头打量路面。
原本以为山地间会变回崎岖土路,可眼前的景象却让张午惊得勒住了马——水泥路竟顺着山势蜿蜒向前,稳稳嵌进起伏的山坳里,
连陡峭路段都修了平缓的坡道,路边排水沟的水泥沟壁严丝合缝,将山间细流引向远处,不见半点积水痕迹。
“乖乖!这凉州的山里头,居然也有水泥路!”
张午俯身用手掌拍了拍路面,掌心传来白日暴晒后的余温,又踢了踢路边嵌合严密的路沿石,啧啧称奇,
“俺在家乡就走惯了这路,可那都是平地上!没想到这高低不平的山地,也能修得这么齐整,连个坑洼都没有!”
赶车的老商客王二听得发笑,手里的马鞭轻轻敲了敲车辕,语气里满是感慨:
“后生,这你就少见多怪了。朝廷修这‘丝路官道’,都好几年了。
搁以前,凉州到开封这一路,光翻山就得耗上十来天,车马还得损一半——那时候哪有什么四轮车?
大家都用两轮马车或者独轮车,车身轻,好拐弯,陷进泥里也容易拉出来,可独轮车装不了多少货,两轮车跑快了还容易翻。”
他抬手往前一指,张午顺着方向看去,
只见一支同行的商队正赶着几辆四轮马车,车厢宽大得能并排坐下三人,车轮碾在水泥路上稳如磐石。
“现在不一样了!路修好了,平整又宽敞,这四轮马车就多了起来——你看它车厢底下的减震装置?
能缓冲颠簸,拉再多货也稳当,比两轮车起码能多装三成东西。”
王二话锋一转,声音压得略低,带着几分惊叹:
“去年我在凉州还见过颜良颜东家的商队,那才叫气派!
十轮的牛车,足足三丈多长,分了三个独立货厢,前面装粮食茶叶,后面装铁器,还带了防雨的油布棚子。
车轴是精铁做的,抹了牛油,跑起来不费劲,一次能拉五千斤!
以前得十辆两轮车才能拉完的货,它一辆就够了——这要是搁在土路年代,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