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初成,灵台清明如洗。
李长青立于破屋之中,并未急于感受那磅礴的力量,反而陷入一种更深沉的体悟。神识内视,那颗龙眼大小的金丹在丹田中央缓缓旋转,色泽纯金,道韵天成。它不再仅仅是力量的源泉,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微缩的天地,自行吞吐着外界元气,反哺己身。
“原来如此……”他心有所感,“金丹之道,在于内求。于体内自辟天地,演化规则,不再完全依赖于外界元气之厚薄。难怪能超脱此界束缚。”
这与雪中世界的武道,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此界武者,强如王仙芝、李淳罡,乃至后期的徐凤年,其力量根基依旧与天地紧密相连,引动天地之势,借天地之力。强则强矣,却终究未能彻底跳出这方天地的藩篱。
而他的金丹大道,却是以自身为宇宙,以金丹为道果,追求的是内在的自足与永恒。外界的天地元气,从此只是锦上添花,而非生存之本。
“我自行我道,何须遵循此界规则?”李长青嘴角微扬,一股发自内心的从容与自信油然而生。这并非狂妄,而是源于对自身道路的清晰认知与坚定。
他心念微动,周身气息彻底敛去,比之前更加彻底,更加自然。此刻就算徐骁、李淳罡亲至,以神念探查,也只会觉得他是个毫无修为的普通少年,绝无法看透那丹田深处,蕴藏着何等惊世骇俗的秘密。
推门而出,阳光洒落,天地在他眼中已是大不相同。草木的呼吸,泥土的脉动,空气中元气流动的轨迹,都清晰无比地映照在心湖。他甚至能隐约感知到,在这片天地之外,那层无形的、坚固的“界壁”的存在。
那是此方世界的极限。
“还需更多积累,方能破壁而去。”他并不急躁,金丹已成,前路已明,剩下的不过是水磨工夫和必要的历练。
他信步走向村外的小溪,准备如往常一般,进行看似普通的日常。然而,神识笼罩之下,一些细微的动静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并非北凉王府的探子,那些人早已撤得干干净净。
而是在村落通往外界的一条小径旁,几个流里流气的汉子,正堵住了一个推着板车、满载柴火的老樵夫。老樵夫衣衫褴褛,脸上满是惶恐,正不住地作揖哀求。
“王……王五爷,行行好,这趟柴火是给城里张员外家送的,耽搁了时辰,小老儿赔不起啊……”
那被称为王五的汉子,一脸横肉,抱着膀子,嗤笑道:“老东西,这条路由我们兄弟几个照看着,你推着这么重的车过去,坏了路面,不该交点修缮钱?”
“可……可上次已经交过了……”
“上次是上次,这次是这次!少废话,拿不出十个铜钱,这车柴火就留下抵债!”
老樵夫急得老泪纵横,十个铜钱,几乎是他这车柴火大半的收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