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剑指余孽的结局

如晦传 云杪听风 3986 字 2天前

风卷着最后几片飞絮,撞在静澜居的朱红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殿内熏着安神的艾草香,与药石的苦涩交织在一起,漫在沈如晦鼻尖。她依旧侧卧在拔步床上,身下的绒垫换了新晒过的,带着阳光的暖意,却驱不散她眼底深处的寒凉。腰间的帛带缠得紧实,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隐隐的痛感,提醒着她那场精心伪装却又真实承受的“小产”之痛。

“娘娘,御书房的李公公来了,说陛下有旨意要宣。”阿檀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惊扰了沈如晦。

沈如晦缓缓睁开眼,苍白的面容上不见波澜,只淡淡颔首:“宣。”

李公公捧着明黄色的圣旨,步履庄重地踏入殿内,躬身行礼:“淑妃娘娘接旨。”

沈如晦示意阿檀扶自己半坐起身,背后垫了三层软枕,才勉强支撑住身子,声音轻弱却规整:“臣妾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皇后余党勾结北狄,谋害忠良,意图颠覆社稷,罪不容诛。靖王萧珣,智计过人,忠勇可嘉,着令其全权负责彻查皇后余孽,调动京郊卫戍部队及忠义军,凡涉事者,无论官阶高低,一律严惩不贷,钦此。”李公公抑扬顿挫地宣读完圣旨,将其递到沈如晦面前。

“臣妾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沈如晦抬手接过圣旨,指尖触到明黄的绸缎,只觉得一片冰凉。

李公公退去后,阿檀忍不住喜道:“娘娘,陛下终于下旨彻查了!有王爷亲自督办,皇后的余党定能一网打尽,沈家的冤屈也能彻底昭雪了!”

沈如晦将圣旨放在床头的矮几上,目光落在那枚羊脂玉梅花簪上,簪头的梅花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她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昭雪又如何?”

“死去的人不能复生,我失去的‘孩子’,也回不来了。”

“这笔账,不能就这么算了。”

阿檀脸上的笑容僵住,看着沈如晦眼底深不见底的决绝,心头一紧:“娘娘,皇后已经死了,太后也被打入冷宫,余党们很快也会被绳之以法,您……”

“皇后死了,可她的外戚势力还在,那些帮着她陷害沈家、助纣为虐的人还在。”沈如晦抬手,摩挲着梅花簪的纹路,指尖微微颤抖,

“当年母亲受尽折磨,阿梨为了护我而死,这些痛,我要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一一偿还。”

话音刚落,窗外掠过一道黑影,影卫单膝跪地,声音低沉:“淑妃娘娘,王爷那边已经动手了。”

“说。”沈如晦的语气没有丝毫起伏,仿佛在听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

“王爷已调动京郊卫戍部队封锁京城各城门,忠义军分成五路,分别围剿皇后外戚的府邸及名下庄园。”影卫垂首禀报道,

“目前,皇后兄长户部侍郎的府邸已被包围,府中之人插翅难飞,正在清查罪证。”

沈如晦微微颔首,没有说话。阿檀在一旁听得心惊,却也为沈如晦感到欣慰:“王爷动作真快!这下那些作恶多端的人,终于要受到惩罚了!”

“惩罚?”沈如晦冷笑一声,眼底闪过一丝狠厉,

“仅仅是斩首流放,太便宜他们了。”

“我要让他们尝尽我当年在冷宫中所受的苦,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阿檀看着她这般模样,心中既是心疼又是担忧。她知道,这场“小产”之痛,彻底磨灭了沈如晦心中仅存的柔软,剩下的,只有复仇的决绝。

与此同时,紫禁城之内,前皇后的宫殿,皇后倒台后便被废弃,断壁残垣间长满了杂草,在暮春风中萧瑟摇曳。

萧珣身着一身玄色常服,身姿挺拔如松,丝毫不见往日“活死人”的孱弱。他负手站在废墟前,目光越过层层宫墙,望向静澜居的方向,眼底满是复杂的情绪。

“王爷,户部侍郎府已被拿下,共搜出与北狄往来的密信三十余封,金银珠宝不计其数,还有私藏的兵器甲胄。”影卫统领躬身禀报,

“侍郎夫妇拒不认罪,已被关押起来,等候王爷发落。”

“不认罪?”萧珣的声音冷冽如冰,

“带下去,严加审讯,让他们看看那些密信,看看他们资助北狄、残害忠良的证据,我不信他们还能嘴硬。”

“属下遵旨。”影卫统领领命道。

“另外,皇后的二弟,镇守京郊庄园的那个,可有动静?”萧珣问道,目光依旧停留在静澜居的方向。

“回王爷,忠义军已包围庄园,庄园内有数百名私兵抵抗,目前正在激战。”影卫统领道,

“那二弟是个硬骨头,据说手中还握有太后与北狄勾结的进一步证据,却宁死不肯交出。”

萧珣眸色一沉:“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庄园,活捉皇后二弟。”

“那些证据对我们至关重要,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更不能让他自尽。”

“属下明白。”影卫统领应声退去。

萧珣缓缓转过身,看着碎玉轩的废墟,心中感慨万千。他与沈如晦的缘分,似乎总与这些宫廷纷争、血海深仇纠缠在一起。他还记得,初次见到沈如晦时,她在冷宫中形容枯槁,眼神却倔强如寒梅;如今,她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淑妃,却也被仇恨包裹,变得愈发冰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晦,我知道你心里苦。”萧珣轻声呢喃,语气中满是心疼,

“可我多么希望,你能放下这些仇恨,好好活着。”

“那些痛苦,本该由我替你承担。”

他何尝不想立刻入宫,守在沈如晦身边,为她擦拭眼泪,为她抚平伤痛。可他不能。他是“体弱多病”的靖王,若是此刻入宫,定会引起皇帝的猜疑;更何况,彻查余党的大事还未完成,他必须坐镇指挥,将皇后余孽一网打尽,才能给沈如晦一个安稳的未来。

“王爷,”影卫统领去而复返,神色凝重,

“庄园那边传来消息,私兵抵抗顽强,忠义军伤亡惨重。另外,我们查到,刘宸曾在庄园中停留过,三天前才离开,去向不明。”

“刘宸?”萧珣眸光一凛,

“他果然与皇后余党勾结在一起。”

“立刻派人追查刘宸的下落,他是皇后与北狄的私生子,也是他们扶持的傀儡,绝不能让他逃脱。”

“属下已派人追查,只是刘宸行踪诡秘,又有北狄暗卫护送,怕是不易找到。”影卫统领道。

萧珣沉默片刻,沉声道:“传令下去,张贴告示,悬赏刘宸的人头。另外,通知边关守军,加强戒备,严防刘宸逃往北狄。”

“无论他逃到天涯海角,我都要将他捉拿归案,为如晦,为沈家,讨回公道。”

“属下遵旨。”影卫统领再次退去。

风越来越大,卷起地上的尘土与杂草,迷了人的眼。萧珣抬手,拂去落在肩头的草屑,目光再次望向静澜居。他仿佛能看到沈如晦独自躺在病床上,苍白而孤独的模样,心中的心疼与无奈愈发浓烈。

他知道,经历了这场“小产”之痛,沈如晦会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加冰冷。她不会再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他。他们之间的感情,本就隔着血海深仇与宫廷纷争,如今,又多了一层难以言说的隔阂。

可他不后悔。他愿意等,等这场风波平息,等沈如晦放下仇恨,等她愿意再次向他敞开心扉。他相信,总有一天,他能护她周全,让她远离这一切的纷争与痛苦。

静澜居内,沈如晦正听着影卫带来的最新消息。

“娘娘,京郊庄园已被忠义军攻克,皇后二弟被活捉,正在押往京城的路上。”影卫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