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奏请“梦疗实验”的折子,在递入乾清宫后,于宫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以妖邪之说攻人,便以更玄妙的法子反制,这闻所未闻的手段,像一记惊雷,劈开了紫禁城上空盘踞已久的阴云。
皇帝在御书房内踱步良久,最终朱笔一批:准。
昭阳殿,偏殿。
四名曾深受梦魇所扰、形容枯槁的低阶宫妃,被安置在四张相隔甚远的床榻上。
这里已被沈知微改造成了一个临时的、绝对封闭的“睡眠监护室”。
门窗紧闭,只留顶端气窗通风,殿内四角燃着细长的更漏,空气中弥漫着缬草与龙脑混合的、沉静安宁的香气。
墙上,正中悬挂着一幅崭新的《百子图》。
画工精妙,与原版几无二致,只是画中那些诡异畸变的童子,已在小满的巧手下,被不动声色地替换成了憨态可掬的正常婴孩。
沈知微一身素白医官服,立于殿中,神情专注得像是在主持一场最精密的外科手术。
她身后,四名医婢手持纸笔,每隔半个时辰,便要上前为各自负责的宫妃诊脉,记录下她们的脉搏、呼吸频率,并仔细观察她们眼帘下细微的震颤。
“丙床,脉象平稳,呼吸匀长,眼球无震颤。”
“丁床,呼吸略促,眼球轻微转动,似入浅梦。”
医婢的低语汇报,像是精准的仪器读数。
然而,无人知晓,在昭阳殿厚重的琉璃瓦之上,一双淬着毒的眼睛,正透过瓦片的缝隙,死死盯着殿内的一切。
陆九龄如一只黑色的壁虎,悄无声息地伏在屋梁的阴影里。
他手中握着一支饱蘸墨汁的画笔,笔尖悬停,只待殿中传来惊叫与恐慌,他便会落下最后一笔,完成这幅以人心为画布的“杰作”。
第一夜,相安无事。
第二夜,依旧风平浪静。
陆九龄的呼吸开始紊乱。
为什么?
那幅画,那淬了曼陀罗与迷苓汁的颜料,那足以扭曲神魂的气味,为何会失效?
他画下的明明是命运的诅咒,是不可逆转的真实!
他悬在半空的笔尖,开始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第三夜,子时。
沈知微忽然打破了殿内的死寂。“撤香。”
医婢们依言熄灭了安神熏香。
紧接着,两名身强力壮的太监抬着一口巨大的铜钟走了进来,在沈知微的示意下,轰然一声,将那幅《百子图》连同墙壁罩在了里面,只在钟壁下方,留出一条仅供烛光透入的狭窄缝隙。
烛影透过缝隙,将画中婴孩的轮廓扭曲、拉长,投射在对面的白墙上,化作一团光怪陆离的鬼影。
陆九龄的他以为这是对方黔驴技穷,要用更拙劣的鬼神伎俩来对抗他。
然而,下一刻,沈知微动了。
她走到铜钟前,拿起一根小小的木槌,不轻不重地敲击在钟体之上。
“咚……”
一声清越绵长的钟鸣,穿透了寂静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