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本源安全区的涟漪与异域幸存者的闯入

高大男子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星穹界与你们的世界原本处于不同次元,百年前出现次元裂隙,一种名为‘蚀界虫’的异域变异体闯入,它们以次元本源为食,导致星穹界的本源能量枯竭,最终引发次元崩塌。我们的探测器捕捉到这里的本源能量波动,是目前已知唯一稳定的次元锚点,所以跨越次元裂隙前来寻求庇护。至于你们世界的虚空裂隙,或许与蚀界虫的迁徙有关。”

陆奇的眉头微微皱起。蚀界虫?以次元本源为食?这意味着,这些异域幸存者的闯入,可能带来了更可怕的潜在威胁——如果蚀界虫也追踪本源能量来到这个世界,本源锚定场将成为它们的目标,永恒净土可能会被彻底摧毁。

“你们的探测器能否追踪蚀界虫的轨迹?它们是否已经进入这个世界?”陆奇的语气多了一丝凝重。

“目前没有检测到蚀界虫的信号,但它们的迁徙速度极慢,且会留下独特的蚀界能量痕迹,我们的仪器能提前预警。”高大男子连忙解释,“我们没有恶意,愿意用星穹界的科技与异域本源能量知识,换取在安全区外围定居的权利,同时帮助你们监测蚀界虫的威胁。”

陆奇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启动挖宝铲的次元穿梭能力,瞬间返回溶洞,通过全维度探测模块对异域幸存者的营地进行全面扫描。探测结果显示,营地中没有隐藏的武器或变异体,科研人员的仪器确实具备次元能量检测功能,两名老者与孩童的能量波动纯粹,无任何威胁。

他沉思片刻,做出了务实的决定:允许异域幸存者在安全区西南边界定居,划定十公里范围的“异域隔离区”,用次元本源能量构建隔离屏障,禁止他们越过隔离线;要求对方交出蚀界虫的相关资料与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派两名科研人员常驻隔离区与溶洞之间的观测点,实时共享蚀界虫的监测数据;作为交换,陆奇提供基础的生存物资(食物、水、耐寒建材),并允许他们在隔离区内吸收少量本源能量,维持自身装备与生命活动。

这个决定既避免了冲突,又能利用异域幸存者的科技监测潜在威胁,同时通过隔离屏障确保核心安全,是现阶段最稳妥的选择。

接下来的一周,陆奇监督着异域幸存者在隔离区搭建营地。他们的科技确实有独特之处:用异域本源能量驱动的建筑机械,能快速搭建起坚固的合金营房;便携式生态循环装置,能将冻土中的水分与矿物质转化为可饮用的水与营养剂;而他们的蚀界监测仪,能探测到百公里外的蚀界能量痕迹,补充了挖宝铲在异域威胁监测上的短板。

陆奇也兑现了承诺,定期将多余的压缩饼干、无菌水与耐寒建材送往隔离区,同时安排本土幸存者中的技术人员,学习蚀界监测仪的使用方法。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幸存者群体,在本源安全区内形成了微妙的平衡——本土幸存者在东侧营地耕作、养殖,依赖自然与本源能量生存;异域幸存者在西侧隔离区钻研科技、监测威胁,依赖异域技术与少量本源能量存续,彼此互不干涉,却又通过观测点保持着必要的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平衡很快被打破。一周后,异域幸存者的监测仪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屏幕上显示一道微弱却清晰的蚀界能量痕迹,坐标:安全区西北方向150公里处,正以缓慢的速度朝着本源锚定场移动。

“是蚀界虫的先锋部队!”异域科研人员的声音带着惊慌,“它们的能量痕迹虽然微弱,但特征明显,至少有五十只以上,按照这个速度,三天后就会抵达安全区边界。”

陆奇立刻赶到观测点,看着监测仪上的能量曲线,挖宝铲的探测模块同步捕捉到了这道痕迹,确认其与异域资料中描述的蚀界虫能量特征完全吻合。蚀界虫以次元本源为食,一旦进入本源锚定场,就会不断吞噬本源能量,导致锚定场崩溃,甚至可能引发本土次元裂隙重启,后果不堪设想。

“蚀界虫的弱点是什么?你们有应对方法吗?”陆奇问道。

高大男子(异域队伍的首领,名叫凯伦)沉声道:“蚀界虫的外壳能抵御大部分能量攻击,但其腹部的‘蚀界核心’是弱点,需要用高强度的物理冲击配合本源能量,才能击碎;我们的能量武器能造成伤害,但威力不足,且弹药有限。”

陆奇没有犹豫,立刻启动“蚀界虫防御计划”,整合本土与异域的资源,构建起多层防御网:

第一层:远程监测与预警。将异域的三台蚀界监测仪与挖宝铲的探测模块联动,扩大监测范围至三百公里,实时追踪蚀界虫的移动轨迹;在蚀界虫必经之路的沿途,布置二十个微型本源锚,标记其能量痕迹,确保不会丢失目标。

第二层:远程打击带。在安全区西北边界五十公里处,布置三十门次元狙击炮塔,将能量输出切换为“本源物理冲击模式”,能发射高密度的本源能量弹,兼具物理穿透与能量破坏效果;同时,让异域幸存者的战斗人员操控他们的能量武器,在炮塔后方形成第二道远程打击线,弥补炮塔的射击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