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顾方远想象中的“大杂院”景象相去甚远。
“要么是这座院子运气好,从未被征用作为工人宿舍,一直由文化单位小心维护着;要么就是电视台后来下大力气重新翻修过。”顾方远在心中暗自揣测。
余淑仪走在队伍最前面。
如同一位专业的导游,声音清脆地向众人介绍着院落的布局:
“这里是一进院,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前院。根据我们电视台接待工作的实际需要,原本位于南侧的书房和倒座房——也就是古代给男仆居住的房间——现在都被我们改造成了独立的单人客房。”
她边说边推开一扇虚掩的房门。
里面空间不算特别宽敞,但收拾得干净整洁,摆放着简单的木质床铺、桌椅和衣柜。
“当然,如果大家不介意挤一点的话,这些单人房临时住两个人也是可以的,只是活动空间会小一些。”她补充道,随后又指向院子的东西两侧,
“那边是公共厨房,里面基本的灶具、厨具都有。旁边是公用的厕所和浴室。
浴室里面准备了一个大木桶,大家可以自己烧热水泡澡解乏。不过浴室有点小,只能轮流使用,还请大家多包涵,合理安排时间。
旁边水井是好的,如何你们想喝井水,也可以自己打。”
顾方远一边听,一边缓缓点头,目光仔细地扫过院落的每一个角落。
当他参观到那些被改造成客房的房间时,更是留意到每个房间里竟然都配备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这让他不禁再次感到些许意外。
对此,他已经非常满意了,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毕竟,在这八十年代初,即便是很多正规的招待所或者宾馆,客房内也未必能配备如此“齐全”的配套设备。
这座四合院,不仅提供了难得的独立空间和传统氛围,在生活便利性上也考虑得相当周到,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之后,众人又在余淑仪的引导下,将正院和后院仔细参观了一遍。
正院比前院更为开阔。
北面是高大的正房,东西两侧是规格稍次的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