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灵力网络

冬至过后的昆仑山脉,寒风裹着碎雪,却挡不住物流堂的热闹。蒯迪元站在新绘制的“昆仑灵力网络总图”前,指尖划过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这些是计划设立的快递站点,从山脚的静心庵到主峰的藏经阁,从黑风岭的炼丹房到丹霞派的药田,将整个昆仑山脉的修行区域连成一张网。

“师父,丹霞派的站点已经选好了,就在他们门派的灵材库旁。”林风拿着账本走进来,鼻尖沾着雪沫,“清风观的道长说愿意提供三间厢房,还说要派弟子来学习因果签收符的画法呢!”

蒯迪元接过账本,看着上面的站点规划,嘴角扬起笑意。物流堂立派半年来,弟子已增至百人,派送业务覆盖了大半山脚区域,但跨门派的长途派送仍有诸多不便——传统签收需要修士当面确认,遇上闭关或外出,往往耽误时效,这正是铺设网络、推广“因果签收符”的初衷。

“因果符的材料备齐了吗?”他问道,目光落在桌案上的朱砂和符纸,“第一批要送各门派试用,质量得把关。”

“放心吧师父,阿木师兄带着弟子们在熬制灵胶,保证符纸不会受潮。”林风指着墙角的木箱,“这是刚做好的签收符样本,您看看合不合用。”

符纸是用静心庵的桑皮纸特制的,上面用灵朱砂画着简单的因果纹路,中心留着空白的签收处。蒯迪元指尖注入灵力,符纸瞬间亮起柔和的金光,空白处浮现出“待签收”三个字,灵力波动温和却清晰,正是他结合灵界签收单改良的“因果签收符”——收发双方无需见面,只要注入各自灵力确认,符纸就会自动记录因果闭环,既保障时效,又能让修士在收发中感悟因果流转。

“很好。”蒯迪元收起符纸,“明天我们先去青云门,他们门派大,弟子多,最需要规范签收流程。”他特意加重语气,“记住,去了要谦逊,毕竟他们对咱们的法子还存着芥蒂。”

次日清晨,雪霁天晴。蒯迪元和林风带着十名弟子,推着装载签收符和站点设备的灵力推车,踏着薄雪前往青云门。山路被雪覆盖,只留下深深的脚印,推车碾过雪地发出“咯吱”的轻响,车轮上的缓冲阵让车身异常平稳,连箱内的符纸都没晃动分毫。

青云门的弟子远远看见他们,通报后却迟迟不开山门。林风有些着急:“师父,他们该不会又要刁难咱们吧?”

蒯迪元望着紧闭的山门,平静地说:“等等吧,革新旧俗本就不易,给他们些时间。”他取出灵力图谱,借着等待的间隙给弟子们讲解路线上的灵脉节点,“你看这里的雪比别处薄,说明地下灵脉活跃,适合设临时站点……”

半个时辰后,山门终于缓缓打开,灰衣修士面无表情地走出来:“太上长老有请,但门派规矩,外门区域不得设站点,只能将签收点设在后山的交界处。”

这已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蒯迪元点头应下,跟着灰衣修士穿过青云门的碑林。沿途的弟子们好奇地打量着他们的推车,有人小声议论:“这就是不用当面签收的符纸?真的能记录因果吗?”“听说物流堂的派送比御剑还快,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后山交界处的空地很简陋,只有一间废弃的石屋。蒯迪元却不在意,指挥弟子们布置设备:“先清理石屋,把灵力聚灵阵安好,再将签收符的使用说明贴在门外。”他亲自检查石屋的灵脉走向,在墙角画下引流阵,“这样冬天就不会太冷,符纸也能保存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