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9章 裂痕初现:星羽文明的能量异变与诡异“时空盲区”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裂痕初现:星羽文明的能量异变与诡异“时空盲区”

超宇宙文明共同体成立后的第三年,全超宇宙能量互联网络已覆盖30个同源文明集群与8个异源文明集群,“能量自由流转”成为常态,联盟与异源文明的技术合作也进入“蜜月期”——晶核文明的“晶体能量存储技术”让共同体应急储备库容量翻倍,影织文明的“光影信息网”使跨文明通讯效率提升40%,星羽文明的“时空感知图谱”更成为超宇宙资源勘探的“金标准”。

然而,这份“和平繁荣”的表象,却在星历1549年的“星羽能量站异常事件”中,首次出现了裂痕。

一、无法解释的能量骤减:星羽能量站的诡异数据

位于“外沿星云带-中性空域”交界处的“星羽3号能量站”,是共同体首批建成的跨文明能量枢纽之一,由星羽文明主导运营,联盟派驻5名能量工程师协助维护,主要功能是将星羽文明勘探的“隐性能量矿脉”资源转化为“全维度适配能量”,通过互联网络输送至周边文明。

按照日常监测数据,该能量站日均转化能量约1.2×101?焦耳,输出波动误差通常不超过3%。但在星历1549年7月12日的凌晨3时(联盟标准时间),能量站的实时监测系统突然发出警报:转化核心的能量输出从1.2×101?焦耳骤降至5×101?焦耳,且持续以每小时10%的速度下降,与此同时,能量站的“矿脉输入功率”“转化核心温度”“维度适配参数”等关键指标却全部正常,没有任何过载、故障或外部干扰的痕迹。

“这不可能!”联盟派驻能量站的总工程师林夏(35岁,来自星瀚宇宙,擅长跨维度能量系统调试)盯着监测屏幕,手指快速滑动调取历史数据,“输入稳定、核心正常、传输链路畅通,能量凭空少了近60%?就像……被什么东西偷偷‘抽走’了一样。”

星羽文明的站长“羽光”(星羽文明以“能量波动”为姓名,羽光的波动频率代表“资深勘探者”)飘至林夏身边,其由“能量羽毛”组成的身体微微闪烁着不安的蓝光:“林夏工程师,我们已经检查了所有设备,甚至重启了转化核心,但能量流失仍在继续。矿脉那边传来消息,能量开采一切正常,没有任何异常消耗。”

林夏皱紧眉头,调出能量站的“全维度能量流向图谱”——这是联盟研发的核心监测技术,能捕捉能量在转化、传输过程中的每一条“轨迹”。图谱显示,从矿脉输入转化核心的能量流,在核心内部的“维度适配腔”中,竟有近60%的能量流“凭空消失”,没有转化为适配能量,也没有通过任何接口泄露,就像被一个“看不见的黑洞”吞噬了。

“立刻封锁能量站,暂停向互联网络输出能量,启动最高级别的内部排查!”林夏当机立断,同时通过加密通讯向联盟“跨文明协同中心-能量协同部”发送紧急报告,“星羽3号能量站出现不明原因的大规模能量流失,疑似遭遇未知技术干扰,请求派专家团队支援!”

二、时空感知图谱的“盲区”:星羽文明的刻意隐瞒?

能量协同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建“应急调查团队”,由联盟能量技术权威、星语传承学院本源技术系教授星衍五世(112岁,星衍家族第五代,曾主导星元共振网络的能量调控技术研发)担任队长,团队成员包括5名同源文明能量专家、3名星羽文明技术顾问,于7月12日当天下午抵达星羽3号能量站。

调查初期,团队将焦点放在“设备故障”“技术攻击”“矿脉异常”三个方向:

- 设备故障排查:拆解转化核心的维度适配腔,发现内部组件完好无损,能量传导线路没有任何老化、短路痕迹,甚至连最精密的“能量频率调节器”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 技术攻击检测:启动“全维度反干扰系统”,扫描能量站周边10光年范围的信号与能量波动,未发现任何不属于共同体的“外源干扰信号”,也没有检测到“维度折叠隐藏装置”的痕迹;

- 矿脉现场核查:派3名专家前往星羽3号能量站对应的“隐性能量矿脉”(位于外沿星云带的一处小行星带),实地检测发现矿脉能量密度稳定,开采设备运转正常,输送至能量站的能量流“足额且纯净”。

三个方向的排查均无结果,能量流失的谜团不仅没有解开,反而变得更加诡异。7月13日上午,星衍五世决定从“星羽文明的核心技术”入手——星羽3号能量站的转化核心,采用了星羽文明独有的“时空感知调控技术”,该技术能通过“时空感知图谱”预判能量流的维度特性,从而实现高效适配。

“羽光站长,能否提供能量站近一个月的‘时空感知原始图谱’?我们需要分析能量流失前后,周边时空环境是否有变化。”星衍五世向羽光提出请求,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羽光的能量羽毛突然闪烁起“紊乱的红光”,这在星羽文明的肢体语言中代表“紧张与犹豫”:“星衍教授,时空感知图谱属于我们文明的‘核心技术数据’,按照共同体的《技术共享协议》,只有涉及‘重大安全危机’时才能对外提供……而且,最近一个月的图谱数据,部分区域出现了‘感知盲区’,可能无法提供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