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星核星际反重力引擎奇点约束场撕裂危机
超宇宙“星际运输联盟”的旗舰项目——“星核号”超级运输舰,是“银河系”与“三角座星系”之间“超重型货物运输”的“绝对主力”。它依靠“反重力引擎”产生的“时空扭曲力场”抵消“99.9%的自身重力”,实现“10万吨级”货物的“超光速运输”,是超宇宙“星际贸易”的“生命线”。
该引擎的设计指标为“奇点约束场强度≥5×1012牛顿”和“力场稳定性≥99.999%”。自服役以来,它已“零事故”完成“200次”超重型运输任务,从未发生过一次“动力故障”。
然而,在超宇宙标准时第2220天,一场“毁灭性”的危机突然爆发。凌晨02:15,“星核号”在执行“星际矿石运输任务”时,引擎的“主奇点约束场”突发“局部撕裂”。约束场强度从“6×1012牛顿骤降至1×1012牛顿”,远低于“3×1012牛顿”的安全阈值。
更致命的是,“约束场撕裂”导致“反重力子泄漏”,产生的“时空涟漪”已“扭曲了舰体结构”,部分“货舱舱壁”出现“2米长的裂缝”。如果“24小时内”无法修复,“反重力子泄漏量”将“指数级增长”,最终引发“引擎爆炸”,“10万吨货物”和“300名船员”将“瞬间汽化”。
“备用约束系统在‘上次‘中子星引力扰动’中已彻底损毁’!我们检测到‘约束场撕裂’是由‘未知的‘暗能量脉冲’引发的!”舰长罗伯特·金在紧急通讯中嘶吼,“这是‘超宇宙运输史上最严重的危机’,请求‘最高级别救援’!”
联盟总部立即启动“最高级别运输应急响应”,派遣以“引力物理与航天工程专家林修”为核心的修复团队。团队乘坐“重力救援者号”飞船,携带“奇点约束场修复仪”“反重力子捕获装置”等尖端设备,以“25倍光速”航行,22小时后与“星核号”对接。
林修团队一进入“引擎控制室”,就感受到了“舰体结构扭曲产生的‘低频振动’”。主控屏幕上,“约束场强度曲线”已“跌破红色预警线”,代表“反重力子泄漏量”的“数值”正“疯狂飙升”。团队没有丝毫耽搁,立即展开系统性排查。
第一步:紧急泄压与物理隔离
1. 定向泄漏疏导:
- 手动开启“反重力子应急疏导阀”,通过“超导磁偏转管道”将“泄漏的反重力子导向深空”
- 暂时“降低舰体周围的‘时空扭曲强度’”,避免“舱壁进一步撕裂”
2. 受损区域隔离:
- 关闭“引擎舱与货舱之间的‘重力隔离门’”
- 防止“时空扭曲波扩散至‘货物存储区’”
- 为“修复争取时间”
第二步:故障根源深度诊断
1. 约束场系统分析:
- 对“撕裂的约束场”进行“量子引力扫描”,确认“暗能量脉冲的‘负压冲击波’”破坏了“约束场的‘拓扑结构’”
- 这种“冲击波强度达到‘10的35次方帕斯卡’”,远超“引擎设计的‘10的30次方帕斯卡’抗干扰阈值”
- 导致“约束场的‘奇点捕获能力’急剧下降”
2. 硬件损伤评估:
- “约束场发生器的‘超导线圈阵列’因‘暗能量冲击’出现‘12处熔断’”
- 导致“约束场能量‘输出不均匀’”
- “反重力子聚焦透镜”因“时空扭曲”出现“纳米级裂纹”
- 无法“精准控制反重力子的‘传播方向’”
3. 监测系统失效:
- “约束场强度监测仪”的“引力波传感器”因“强辐射”完全失效
- 未能“提前0.5秒预警约束场撕裂”
- “中央控制系统”的“应急处理程序”因“数据冲突”陷入“死循环”
- 无法“自动启动备用方案”
第三步:分系统修复与升级
1. 约束场重构:
- 使用“奇点约束场修复仪”,通过“真空环境下的‘量子引力场编织技术’”重新“修补约束场的撕裂处”
- 新生成的“约束场稳定性”达到“99.998%”,并通过“超导线圈阵列”重新“加载能量”
2. 硬件修复与强化:
- 更换“12个熔断的‘超导线圈’”,采用“抗暗能量冲击的‘钽铌合金超导材料’”
- 将“抗冲击能力提升‘100倍’”
- 对“反重力子聚焦透镜”的“裂纹进行‘纳米级焊接修复’”
- 恢复“98%的聚焦效率”
3. 监测与控制系统优化:
- 更换“所有失效的‘引力波传感器’”,采用“抗辐射的‘量子纠缠态传感器’”
- 将“监测精度提升至‘10的-18次方牛顿’”
- 重构“中央控制系统的‘应急算法’”,增加“暗能量脉冲的‘快速识别与补偿子模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响应时间缩短至“0.001秒”
第四步:系统联调与引擎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