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演员讨论

周溯带来的项目,正是后来被无数观众誉为“校园剧天花板”的《一起同过窗》。

这部剧围绕着路桥川、钟白、任逸帆这几位自幼相识、一同长大的青梅竹马展开,讲述他们考入同一所传媒大学后,共同开启多姿多彩、笑泪交织的大学生活的故事。

周溯的规划非常清晰:他打算完全复刻原作的成功模式,将故事分为四季呈现,每一季集中讲述大学一年的时光,完整展现这群年轻人从青涩入学到成熟毕业的成长轨迹。

这种季播形式不仅叙事从容,更能持续培养新人,形成一个稳定的创作梯队。

选择青春校园题材,尤其将主场景直接放在大学校园,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类剧集无需昂贵特效,制作成本可控,但对年轻演员的需求量很大,正好能与北电的教学实践无缝衔接。

拍摄地可以直接选用北电校园及周边,这本身也是对学校形象的一种生动宣传,堪称“走向民生”的活广告。

初步估算,一季的制作成本可以控制在500万左右,性价比极高。

而对于这种敏感的校企合作,周溯也考虑得极为周到。

他提议让北电以场地、设备和部分管理资源入股,而烛龙影业则负责全额500万的现金投资。

最终的股权分配方案是烛龙影业占70%,北电占30%。

这样既明确了产权,保障了投资方权益,也让校方能够合理共享收益,更免去了可能产生的“利益输送”质疑。

听完周溯条理清晰、考虑周全的方案,谢骁晶和身旁几位领导不约而同地点头,脸上露出了赞许和放松的神情。

这个方案不仅成熟可靠,连最棘手的舆论风险都提前想到了规避之法。

而最核心的是,一旦项目成功,北电就将拥有一个可持续的、真正融入教学的实践基地,这对学生的培养和学校的声誉都价值非凡。

敲定了合作框架,周溯顺势将话题引向了项目的核心之一——演员人选。

话音落下,办公室里的目光很自然地都聚焦在了一旁的崔新琴身上。

作为暂时负责表演系主任工作、常年扎根教学一线的资深教师,她对自己手底下那些学生的了解,无疑是最深的。

这部与北电深度绑定的剧,主演自然应当优先从北电表演系的在校生中遴选。

崔新琴见状,从容地笑了笑,不紧不慢地开口:“按照周导这个项目的规划,《一起同过窗》至少要拍四季,完整呈现大学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