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罗铮站在他身旁,声音低而平稳,“呼吸放慢,注意力集中在你要刺入的位置。”
张铭深吸一口气,终于鼓起勇气将银针轻轻刺入皮肤。虽然手法略显生涩,但角度和深度还算准确。
“很好。”罗铮点头,“再来一次,注意力度。”
随着练习的深入,其他学员也逐渐放下戒备,纷纷加入进来。会议室内的气氛由最初的拘谨变得活跃起来,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因操作失误引起的轻笑。
而在后排角落里,一个始终沉默寡言的身影引起了罗铮的注意。
那是个瘦高个儿的年轻人,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没什么表情,动作却格外专注。他每次下针都很果断,而且总能准确找到目标穴位。更难得的是,他在观察别人操作时的眼神,像是在思考,而不是单纯模仿。
罗铮不动声色地记下了这个细节。
午休时间,学员们陆续离开会议室去吃饭。罗铮收拾讲义时,听见身后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老师,我能问一个问题吗?”
他回头,看到正是那个沉默的年轻人。
“说吧。”
“您刚才提到‘鬼门十三针’源于古战场急救术,是真的吗?”
罗铮点点头:“没错,那是我在家族传承中学到的第一套针法,最早用于战场上快速稳定伤员生命体征。”
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那您觉得,这套针法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这个问题让罗铮略微怔了一下。他看着眼前这个年纪不大却眼神坚定的学员,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个人,或许真的值得培养。
“当然有。”罗铮语气认真起来,“任何一门技术,只要有人愿意钻研,就一定有进步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