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新召集了“青云三杰”,将虚拟模拟遇到的困难和初步方案分享给大家,希望能集思广益。
贾仁义拨弄着算盘,眉头紧锁:“东家,若按此方案,光是民夫工钱和饭食就是一笔巨大开销,还要协调征地,恐怕会引起民怨。成本太高了。”
百晓生也道:“我打听过,以往县里也动过修水利的念头,都因耗费太大、牵扯太多而作罢。”
赛鲁班则盯着图纸上那条代表河流的线条,又看了看城内的沟渠,闷声道:“为什么一定要从那么远引水?城里……不是本来就有水吗?”
“城里有水?”李文渊一愣,“你是说井水?那不够啊。”
“不是井。”赛鲁班摇了摇头,手指点在图纸上城内几个不起眼的标记上,“这些地方,以前是老河道或者洼地,地下有水,只是埋得深,或者被垃圾淤泥堵住了。如果能把这些暗河或者泉眼找出来,疏通一下,是不是就能就近取水,不用挖那么长的渠了?”
暗河?泉眼?
李文渊脑中灵光一闪!对啊!与其劳民伤财地从城外远距离引水,不如先充分挖掘利用城内的水资源!这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他立刻再次连接系统:“系统,扫描青云县城内区域,探测地下水资源分布,尤其是可能的暗河或泉眼位置!”
【执行深度扫描……能量消耗10点……扫描完成。生成城内地下水资源分布简图。】
一幅新的、更加详细的青云县地下结构图出现在李文渊脑海中。果然!在城西和城北几处低洼地带,确实存在着埋藏较浅的地下潜流,甚至有两处接近地表,几乎可以算是泉眼,只是被历年堆积的垃圾和淤泥覆盖堵塞了!
“太好了!”李文渊兴奋地一拍桌子,“赛兄,你立大功了!”
他立刻将新的发现告知众人。新的方案很快形成:暂时放弃远距离引水,优先组织人手,清理那几处被堵塞的潜流和泉眼,修建小的蓄水池和过滤池,就近接入城内排水系统。这样工程量小,见效快,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不涉及征地问题!虽然水量可能不如引河水大,但用于冲刷主要沟渠,改善卫生环境,应该是足够了!
“这个方案好!”贾仁义立刻开始核算新方案的成本,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这就去打听,哪些人擅长找水挖井,组织人手!”百晓生也来了精神。
赛鲁班则已经开始琢磨如何设计那小蓄水池和过滤池的结构了。
看着重新焕发活力的团队,李文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系统的基建方案虽然看起来坑爹,无论是残缺的图纸还是昂贵的虚拟建模,都像是在绕弯路,但最终,却阴差阳错地,通过赛鲁班的一个提醒,引导他找到了一个更优、更实际的解决方案。
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不靠谱”的靠谱?
他摇了摇头,不再纠结。无论如何,问题找到了更佳的解决方向,这才是最重要的。治理的难题,就在这不断的摸索、试错和团队协作中,一步步地向前推进。而他那原本只想着逍遥摸鱼的日子,似乎也因为这一个个接踵而至的挑战,变得愈发充实和……刺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