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时,周老先生看着名单上的二十四个名字,又看了看打扫学堂的先生们,突然笑了:“够了,第一批够了。明天开课,咱们好好教,让村里人看看,这学堂能教出有本事的娃娃!”
天宇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学堂的窗户里透出微光,那是陈默在抄写明天要用的字牌。远处传来狗蛋的喊声,大概是在跟小伙伴炫耀新得的算珠。他低头摸了摸那张写满名字的糙纸,上面的每个名字都像颗种子,埋在这片土地里,等着用知识浇灌出希望。
附:首批学童报名名单(简版)
一班(6-9岁)
狗蛋(7岁,张婶子家)、阿木(9岁,孤儿)、小虎(8岁,赵婶家)、丫儿(8岁,李嫂家)、石头(7岁,王屠户家)……(共15人)
二班(10-12岁)
铁牛(10岁,铁匠铺家)、春桃(11岁,裁缝铺家)、柱子(12岁,刘老汉孙子)……(共9人)
待确认(5人)
(多为家长仍在犹豫的学童,王秀才打算明天再去逐户拜访)
FAQ解答要点
1. 学费:全免,笔墨用沙盘、炭笔替代,课本为手抄本
2. 时间:每日辰时-未时(早7点-下午1点),农忙时调整
3. 课程:识字、算术、常识(农耕/礼仪),不学八股
4. 要求:按时上课,不捣乱,学不会可重学,不体罚
天宇把这些要点抄了几份,贴在村口、铁匠铺、杂货铺这些人多的地方,确保村民都能看见。晚风拂过学堂的窗纸,带着麦秸秆的清香,他仿佛已经听到明天清晨,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