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里……族里的叔伯兄弟们,早就趁着我们无力看管,把我们的田契……都强行‘代管’了去!说是等男人回来再还,可谁不知道,那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如今就算有了种子,有了力气,地也不是我们的了!种出来的粮食,还能有我们的份吗?不过是给族里白干活,换口吊命的吃食罢了!”
“留在清阳,我们孤儿寡母,终究是死路一条!迟早被他们啃得骨头都不剩!”
另一个年轻些的寡妇抱着怀里饿得直哭的孩子,泣不成声:“俺们听说……赵家屯的立身堂,都是妇人当家,能自己挣活路,还不怕人欺负……俺们不求别的,只求跟你们回去,能学门手艺,有口饭吃,把孩子拉扯大……俺们什么活都能干!当牛做马都行!”
“恩人,收下我们吧!原籍的田契被族里吞了,我们回不去了……唯求一条能靠自己手艺活命的路啊!”
五个妇人哭成一团,孩子们也吓得哇哇大哭,场面凄惨无比。
王二婶、刘氏、张寡妇等人听得心如刀绞,感同身受。她们太明白这种被宗族欺凌、被剥夺生存根基的痛苦了。若非立身堂抱团取暖,她们的下场只怕比眼前这些妇人好不了多少。
“技术移民”——这个词瞬间划过王二婶的脑海。赵小满之前就曾提过,立身堂要发展,光靠本屯这点人不够,需要吸纳愿意来的、能吃苦的、心思正的人。尤其是掌握了核心技术的现在,更需要可靠的人手。
眼前这些妇人,虽然瘦弱,但眼神里有着强烈的求生欲,而且经历了如此磨难,心性必然坚韧。她们所求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个能靠自己劳动活下去的机会和环境。这不正是立身堂能提供的吗?
带回她们,就是带回了五个劳动力,更是将立身堂的善名和“技术活命”的理念,实实在在地传播了出去。
但风险也有。一下子多了十几张嘴,粮食压力更大。而且,她们毕竟是外乡人,会不会引来本屯人的非议和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