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李骁练兵,强军防外患

李骁立即下令变阵,亲率亲卫前压。黑暗中,他借闪电看清地形,指挥两翼包抄,十五分钟内“歼灭”敌主力。

天明收队时,三百余人几乎虚脱,倒在营门口动弹不得。但也有人眼神发亮,显然尝到了实战的滋味。

三天后,首阶段综合演武举行。

模拟边境遭遇战,红蓝两军对峙。李骁坐镇蓝军指挥部,通过旗语调动部队。前半程进展顺利,防线稳固,数次击退“敌军”冲锋。

但在一次佯攻掩护下,一支二十人的“敌军”小队绕过前哨,穿越密林,竟直逼中军旗台。

警哨发现时,对方距指挥所不足三百步。

李骁猛地起身,抓起佩刀。他闭眼片刻,脑海中闪过几条路径,随即睁开眼,指向左侧山谷:“他们走的是溪谷线,速度快但不敢分散。传令,亲卫队随我截击。”

十息之内,他已率三十骑奔出。半途遭遇,双方短兵相接。李骁一刀劈断对方旗杆,亲手擒下带队头目。

演武结束,他未论功,先召集所有军官复盘。

“问题不在战斗力。”他指着沙盘,“而在预警。我们的哨探只顾正面,忽略了侧翼纵深。敌人只要懂点地形,就能绕过来。”

他下令增设三级岗哨体系,前沿侦察、中途接力、后方汇总,层层递报。同时启用一套新信号系统:不同颜色与数量的烽烟组合,代表敌情等级与方向。

“这套编码,”他说,“以后全军通用。各营必须熟记,违者军法处置。”

夜幕降临,新一轮训练开始。

火把连成一条长龙,在校场上移动。士兵们踏着统一节奏,反复练习夜间结阵。教官手持竹鞭,随时纠正动作。

李骁站在高台上,望着这支正在蜕变的军队。他们的步伐还谈不上完美,但已有杀气在凝聚。

他摸了摸腰间的刀柄,上面缠着一圈旧布条,是第一次上战场时苏婉亲手绑的。如今布条褪色,刀刃依旧。

远处传来口令声,千人齐吼,震得地面微颤。

他低声自语:“刀不磨要锈,人不战要亡。这天下,守得住才算真太平。”

这时,一名传令兵快步登台,递上一份急报。李骁拆开扫了一眼,眉头微动。

信纸上的墨迹未干,写着三个字:

“狼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