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苏婉行动,防瘟举措

一名老妇走出来:“我孙子昨夜发烧,你们接走了。今早他爹去看,孩子在吃饭,还笑了。你们……没把他怎么样。”

“我们只想让他活。”

人群渐渐散去。巫祝冷着脸收了香炉,转身离开。

第三日,流民队伍出现在城北路口。几十人衣衫破旧,步履蹒跚。守军不敢放行,也不敢驱赶。

苏婉赶到时,正看见一个男子抱着昏睡的孩子蹲在路边。

她掀开孩子的衣袖,看到手臂上有红斑。立即下令:“原地不动,任何人不得靠近。”

随后调来帐篷,在距官道两里处划出一片区域,立起木栏,挂上“暂留所”牌子。

食物和热水很快送到。每名流民登记姓名、来源地和身体状况。七日内不准外出,每日早晚测温。

当天夜里,一名男子咳血。值守医生立刻上报,苏婉亲自赶来。

她在灯下翻开病历本,写下“持续高热、咳痰带血、接触史不明”,然后合上册子:“转入南区重症房,单独看护。所有接触者重新消毒。”

有人问:“要不要封锁整个暂留所?”

“不必。”她说,“目前只有一例,其余人尚无症状。过度隔离只会引发恐慌。”

她转身走进药房,从暗格取出一小包白色粉末——这是空间培育的抗生素,尚未公开使用。

“给他服半粒,溶于温水,每六小时一次。密切观察反应。”

回到主帐时,天已微亮。桌上堆着三份《疫情快报》,格式混乱,有的写“三人发热”,有的只画了个叉。

她提笔修改模板,只留三项:发热人数、最近是否接触外人、住在哪个村。

“以后按这个报。”她交给传令兵,“让各村正照抄,每日申时前送到值班房。”

中午,李瑶派人送来一批油纸和炭笔。附言写着:“告示可用图画配合文字,市集张贴。”

苏婉立即组织人手绘制。一幅画的是母亲给孩子戴布巾,旁边写着“蒙面防病”;另一幅是两人洗手,写着“勤洗不染”;第三幅是一个小黑点被圈住,外面画着墙,写着“隔离护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