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弥漫着冷却液和金属粉尘的味道。
轻工业加工区则显得更为“接地气”。
成排的厂房里,传出缝纫机密集如雨的哒哒声,旁边的厂房里,则是塑料制品厂,注塑机发出有节奏的“砰—嗤”声,吐出一个个颜色鲜艳的玩具部件、日用塑料盆桶、以及……
这里的工人大多是内的劳务工,以女工为主,她们动作麻利,神情专注。
而党建国此行最关注的,是位于工业区东南角的食品加工区。
这里的空气味道最为复杂诱人——新鲜谷物的清香、蒸煮淀粉的甜香、油炸面饼的焦香、各种调味料(尤其是辛辣的南洋香料)混合的浓郁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食指大动的工业交响曲。
这片区域是食品加工区域。
方便面(速食面)的全球核心专利,已被日本日清公司牢牢掌握,但熊猫集团并未放弃这片巨大的市场。
技术团队另辟蹊径,专注于开发“非油炸”面饼技术——
通过高温热风干燥,叠加微波干燥工艺,保留面饼口感的同时,大幅降低油脂含量。
新的专利更符合健康趋势(虽然现在还没人太在意),也更适应南洋炎热潮湿环境。
熊猫集团成功注册了,多项非油炸面饼的工艺和配方专利。
不过关于泡面形状的专利,被陈秀梅和苏珊给否决了,用苏珊的话说:
“党,做人不能太无耻!”
同时,针对东亚、东南亚普遍的主食习惯,熊猫开发了“速泡米饭”——
这项技术解决了,米饭难以像面条一样方便携带和保存的痛点。
而最具革命性的,则是“自热包”技术和配套的“自热火锅/米饭”专利。
走进宽敞明亮的速食面生产车间,党建国看到的是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以六十年代标准而言)。
和面、压延、切条、蒸熟、热风干燥(非油炸线)、冷却、包装……
各个环节有条不紊。
穿着白色工装、戴着口罩和帽子的工人们,在流水线旁进行抽检和包装。
空气中弥漫着新鲜面食的香气。
车间主任兴奋地介绍道:
“党先生,我们的非油炸面饼,口感已经非常接近油炸面了,复水性更好!
现在月产能是300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