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奇怪的是,这几村原本穷,但现在有人高价收野参、蛇胆、童男头发。
童男头发?
他在米行听到这句话时,眉头终于皱了一下。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盗匪作案了。
是采生折割,还是邪修炼体?
他走出米行,站在街边一棵槐树下,抬头看了看天。
日头偏西,阳光斜照在脸上,暖的。
但他背脊有点凉。
如果是冲着特定材料来的,那失踪的人选就有讲究。老人阳气弱,小孩纯阳未破,男人精血旺盛——全都能用。
但这事一旦坐实,江湖必然大乱。百姓会求侠客出手,各大门派会被逼表态,正义与恐慌交织,最容易被人趁机夺势。
他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是立刻召集甲乙,带人去西村查探。
二是先按兵不动,摸清楚流言源头,再决定是否深入。
他选了后者。
冲动解决不了问题。他在现代读书时就知道,舆情有时候比刀剑更致命。
他记得历史课上讲过,明朝有个奸臣,自己不出面,光靠散布谣言,三个月就搞垮了一个巡抚。
现在的局面,更像是有人在演一场戏,台下观众越多,戏就越真。
他不能当第一个冲上去拆台的人。
得先看明白剧本。
他在镇子西头找了家不起眼的小面摊,要了碗素汤面,坐下来吃。
一边吃,一边留意过往行人。
不到一刻钟,又听见有人议论。
小主,
“你听说了吗?昨晚赵家洼也出事了!”
“哪个赵家洼?”
“就是挨着柳树屯那个!说是半夜鸡飞狗跳,第二天全家五口全没了,连狗都带走了!”
“哎哟我的娘啊!”
“还有人看见黑袍人往山里走,手里拎着麻袋,滴着血!”
苏牧阳夹面的手顿了一下。
滴血?
如果真是拎着人走,血会滴。但如果是用别的手段转移,比如迷晕后抬走,就不会有血迹。
可为什么非要说“滴血”?
是为了吓人?还是为了掩盖真正的转移方式?
他放下筷子,掏出随身小本子,撕下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三个圈,代表三村位置,标出已知失踪人数和时间。
然后在旁边写下几个关键词:
夜间行动
无声无息
目标筛选(老人→壮年)
提及“金轮”“归位”等术语
他盯着这张纸看了很久。
最后用笔圈住“归位”两个字。
这事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