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龙宫基地的坚守与未知装置

60 吨供工作人员日常生活,包括洗漱、烹饪、饮用等,人均日用水量为 50 升,与灾前城市居民人均用水量基本持平;

50 吨用于科研设备冷却和实验用水,尤其是中央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如电子显微镜、质谱仪等,对水质纯度要求极高,需经过额外的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确保水中杂质含量低于 0.001 毫克 / 升,这种纯度的水被称为 “超纯水”,其纯度相当于蒸馏水中杂质含量的 1/100;

剩余 40 吨则储存于两个容量为 20 吨的应急水箱中,作为突发状况下的备用水源,水箱配备了液位传感器和自动补水系统,确保水位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整套海水淡化系统自运行以来,故障率至今为零,为基地的正常运转提供了稳定的淡水保障。

然而,硬件设施的稳定却无法掩盖人员核心的缺失 ——

自陆衍之和路屿在一次深潜任务中离奇失踪后,项目组如同失去了大脑和神经中枢,多项关键研究陷入停滞。

陆衍之作为基地总指挥,今年35岁,拥有 15年的深海科研和管理经验,他不仅具备卓越的战略眼光,

能在复杂的局势中制定出最优的发展规划,更在三次重大危机中展现出惊人的决断力,成为了基地所有工作人员的精神支柱。

2042 年,负责为基地传输能量的深海节点遭遇体长超过 15 米的巨型乌贼袭击,这种巨型乌贼是马里亚纳海沟特有的物种,其触手的吸盘具有强大的吸附力和破坏力,

节点外壳被乌贼触手的吸盘刮出深达 3 厘米的划痕,能量传输效率骤降 40%,从原本的 1000 千瓦时 / 小时降至 600 千瓦时 / 小时。

当时多数专家建议关闭节点进行维修,但若关闭,基地将面临至少 72 小时的能源中断,极有可能引发舱内设备故障,甚至导致生命维持系统瘫痪。

在这危急关头,陆衍之却力排众议,提出派无人潜艇携带低频声波武器驱赶的方案。这种声波频率为 15 赫兹,属于次声波范畴,

对海洋生物具有强烈威慑力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因为该频率与海洋生物的内脏共振频率相近,会让它们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最终,无人潜艇在深海节点附近持续发射低频声波,仅用 3 小时就成功驱离乌贼,随后维修团队迅速对节点外壳进行修复,

避免了能量系统崩溃,此次事件也让陆衍之的决断力得到了全体工作人员的认可。

2044 年,基地用于时空坐标定位的量子计算机出现算法偏差,这种量子计算机是 “逆流方舟” 计划的核心设备,

能精确计算深潜器的时空坐标,确保深潜器在复杂的深海环境中准确导航。

若不及时修正算法偏差,后续深潜任务的坐标误差将超过 100 米,在地形复杂的马里亚纳海沟,这可能导致潜水器撞毁在海沟壁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陆衍之连夜带领算法团队进入量子计算机机房,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算法偏差的原因,最终发现是由于忽略了深海洋流的季节性变化导致的。

随后,陆衍之带领团队修改程序,通过引入 12 组新的海洋洋流参数,包括洋流速度、流向、温度等,将坐标误差精准控制在 0.001 秒以内,

相当于在 1 万公里的距离上误差不超过 1 厘米,远高于国际标准的 1 米误差要求,确保了后续深潜任务的安全进行。

2045 年,基地的反物质发生器在运行中突然出现冷却系统故障,反物质发生器是用于产生和储存反物质的关键设备,反物质与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反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 “逆流方舟” 计划的重要能量来源。发生器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至 300℃,而其安全运行温度上限为 200℃,若温度继续升高,反物质可能泄漏引发爆炸,

爆炸威力相当于 1000 吨 TNT 炸药,足以摧毁整个基地。陆衍之不顾众人劝阻,亲自穿上重达 80 公斤的深海抗压服,这种抗压服采用了新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能抵御 600 个大气压的压力,同时配备了独立的生命维持系统,可提供 4 小时的氧气供应。

陆衍之下潜至 6000 米深海的发生器安装点,在高压(相当于 600 个大气压,足以压碎普通钢铁)和低温(海水温度仅 2℃)环境下,他克服了身体的不适和操作的困难,

耗时 4 小时完成了冷却管道的更换,成功化解危机。当他返回基地时,全身已被汗水浸透,手指因长时间操作变得僵硬,但他却笑着说:

“只要基地安全,这点辛苦不算什么。”

而26岁的路屿,作为基地的首席技术官,更是以 “网络天才” 的称号闻名于全球深海科研领域。

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拥有多项网络安全和量子计算领域的专利,2040 年加入 “龙宫” 基地后,负责基地的网络安全和技术研发工作,为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2043 年,一场由未知黑客组织发起的病毒攻击席卷全球深海基地网络,这种病毒被称为 “深海幽灵”,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破坏性,能绕过传统的防火墙系统,入侵核心服务器,

窃取科研数据,甚至控制关键设备。“龙宫” 基地的核心服务器也未能幸免,数据传输中断、监控系统瘫痪,甚至连反应堆的远程监控都受到威胁,

基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危机。当时全球多数基地因无法破解病毒,只能选择断网自保,这导致了大量科研工作停滞,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路屿却带领技术团队坚守在服务器机房,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他们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分析病毒代码,发现其是一种基于量子纠缠的新型恶意程序,常规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系统完全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