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腐嫩羹鲜藏旧味,酸儒碰壁闹街前

苏清欢心里一动,刚要追问,就见青铜小鼎突然发光,食谱上 “蟹粉豆腐羹” 旁的小鼎图案,竟与鼎身的铭文重合了,一行小字浮现出来:“柳氏构陷,羹中藏证”。

“看来我娘的冤屈,这道羹能作证。” 苏清欢摩挲着鼎身,眼里闪着光。

沈砚之点点头:“我已派人去查当年的旧案,柳家当年和御膳房的刘御厨勾结,陷害你娘‘失仪’,实则是怕她揭发他们用变质食材做菜的事。”

说话间,春桃已端着豆腐羹出来,给每人盛了一碗。雪白的豆腐浸在橙黄的汤里,撒了点翠绿的葱花,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老王头先尝了一口,眼泪差点掉下来:“就是这个味!当年先帝尝了,还赐了我一块御膳房的糖糕,说我磨的豆腐好!”

沈砚之舀了一勺,豆腐入口即化,蟹黄的鲜、鸡油的香、荷花露的清,在嘴里层层散开,暖得人心头发热。他抬眼看向苏清欢,正好撞见她的目光,两人都笑了 —— 这味道里,有市井的暖,有传承的旧,还有藏不住的心意。

春桃捧着碗,吃得满嘴流油:“小姐,这羹要是拿到御膳选拔,定能把太后的牙都鲜掉!”

“别胡说!” 苏清欢笑着刮她的鼻子,“太后娘娘的牙金贵着呢。”

老王头站起身,把鸡油瓮往灶台上一放:“这鸡油你拿着,不够我再给你熬!下次我再给你送些嫩豆腐,保管让你在御膳房拔得头筹!”

送走老王头,天已擦黑。沈砚之帮着收拾灶台,手指上还缠着昨日剥栗子划破的布条。苏清欢看着他笨拙地洗碗,忍不住笑:“沈大人还是歇着吧,这些活哪用得着你动手。”

“没事。” 沈砚之耳尖微红,“明日我去江南一趟,给你带些新鲜的莲子,熬羹时加进去,更合太后的口味。”

春桃在旁偷偷跟王伯挤眼睛:“沈大人这是要跑断腿啊,怕是真要当上门女婿了!”

王伯笑得烟袋锅子都掉了,赶紧捂住嘴,却还是漏出 “嘿嘿” 的笑声。沈砚之假装没听见,洗碗的手却更快了,水珠溅在脸上,倒添了几分稚气。

苏清欢端起青铜小鼎,借着油灯的光看铭文,“味正心诚,方得始终” 八个字越看越清晰。她抬头看向窗外,月光洒在巷子里,远处传来卖馄饨的吆喝声,近处是灶房的余温,还有身边人的身影 —— 这人间烟火,大抵就是最好的清欢。

“沈大人,” 她突然开口,“明日路上小心。”

沈砚之愣了一下,随即点头,眼里亮得像盛了星光:“放心,我很快回来。”

春桃把最后一只碗擦干,突然喊:“小姐,鼎又亮了!”

众人凑过去一看,鼎身的铭文旁,竟多了个小小的 “砚” 字,像是用月光刻上去的,淡得几乎看不见,却暖得人心头发颤。

苏清欢笑着摩挲着鼎身,心里已有了底。御膳选拔的三道题,应时菜有蟹粉酿藕丝,传承菜有蟹粉豆腐羹,创新菜…… 她看了眼沈砚之,又看了看窗外的月光,突然有了主意。

灶房里的油灯忽明忽暗,映着众人的笑脸,青铜小鼎静静地躺在案头,暖光柔和,像是在守护着这满室的安宁,也守护着即将到来的、属于清欢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