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宾馆的路上,雾渐渐散了,阳光把清华园的红砖墙照得格外温暖。林栋的手机响个不停,张超的微信消息像雪片似的飞来,全是用感叹号堆成的短句:“我就知道你能行!”“今晚庆功宴我做东!”“等你回来教我物理!”最后是张语音,背景里能听见队友的欢呼和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
徐铭的消息更直接,是段小视频:“极速先锋”的网吧里挂起了红横幅,晓雅举着“恭喜林栋夺冠”的牌子站在吧台后,吴小燕蹲在服务器机房前,把写着他名字的电路板插进主机,屏幕上跳出“服务器启动成功”的提示,像场别开生面的庆祝仪式。
袁姗姗发来的是张照片,文科班的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写满了物理公式,每个公式旁边都画着笑脸,她站在黑板前比着剪刀手,辫子上的红绳在阳光下像团跳动的火。配文是:“历史老师说,这是雪湖文科班和理科班的第一次‘公式会师’。”
母亲的电话打进来时,林栋刚走进宾馆大堂。“小栋啊……”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背景里传来父亲的大嗓门,大概是在指挥店员挂横幅,“你爸说要把省城分店的开业时间定在你回来那天,说双喜临门……薛老的香榧我给你留着呢,回来咱们一起吃……”
挂了电话,薛老正坐在沙发上翻电台笔记,老人把其中一页折起来:“你看,这是我当年修电台得的奖状复印件,跟你这个比,差远喽。”他忽然想起什么,“对了,火车票我让慧玲爸买好了,后天早上的,赶得上你爸说的开业仪式。”
江慧玲把车票递过来,淡蓝色的纸面上印着“北京西—雪湖东”,发车时间下面被她用红笔圈了圈。“我爸说,回来的票得买靠窗的,跟来时一样,能看见一路的风景。”她的指尖在“雪湖东”三个字上轻轻点了点,“我已经开始想家了,想我妈做的小米粥。”
小主,
林栋把车票放进钱包,夹在薛老的军功章和张超送的篮球钥匙扣中间,忽然觉得这个小小的皮革夹子,像个浓缩的世界,装着他所有的牵挂。“我也想家了,”他望着窗外的阳光,“想我爸修电器时的样子,想‘林记电器’门口的梧桐叶,想雪湖的雨。”
下午去物理系办公室填自主招生申请表时,那位调试光谱仪的老师笑着拍他的肩膀:“欢迎你将来成为清华人。”他指着墙上的校史照片,“你看这位院士,当年也是从小地方来的,他的第一篇论文里,还提到了老家的水车原理呢。”
林栋看着照片里的老人,忽然明白所谓的远方,从来不是对故土的背离。就像父亲把雪湖的电器卖到省城,徐铭把网吧的服务器调试得像雪湖的溪水般平稳,张超把物理公式融进家乡的篮球场——真正的成长,是带着根须的迁徙。
晚上的庆功宴定在全聚德,烤鸭的油香混着桂花酒的甜,在包间里弥漫成温暖的雾。薛老喝得脸颊通红,举着酒杯给林栋讲他当年的糗事:“我第一次修电台,把地线接成了火线,差点把帐篷点了,老班长说‘错一次不要紧,记一辈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