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李长青,目光深邃:“小友之道,圆融自在,超然物外,令老夫羡慕。不知小友之道,可能……撼动那天门?”
他所说的天门,并非实指,而是那冥冥之中,束缚此方世界生灵,难以真正超脱飞升的无形壁垒。
李长青闻言,抬头望向那无尽星空,眸中仿佛有金色道纹一闪而逝。
他并未直接回答,只是淡淡一笑。
“我有一粒金丹,藏于紫府。”
“我有一缕神念,可游太虚。”
“我自红尘来,欲往青冥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须撼天门?我道……自成天。”
话音落下,他周身气息陡然一变!不再是之前的平淡内敛,而是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俯瞰众生的超然与威严!虽然只是一闪而逝,却让身旁的轩辕敬城心神俱震,仿佛看到了一尊端坐于九天之上的道尊!
那并非力量的压迫,而是生命层次、是“道”的层面的绝对差距!
轩辕敬城呆立原地,脑海中不断回荡着“我道自成天”五个字,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自成天!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境界!
他追求一生,不过是想叩开天门,求得一线超脱之机。而眼前这少年,竟已走上了自成天地、不假外求的道路!
良久,轩辕敬城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对着李长青,郑重地躬身一礼。
“听君一席话,胜读百年书。老夫……受教了。”
这一礼,并非因为力量,而是因为“道”。
李长青坦然受之,随即气息恢复平淡,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前辈之道,在于守护,在于承担。亦是大道一种,无需妄自菲薄。”他平静说道。
轩辕敬城直起身,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路已定,无法更改,也无须更改。能在最后时刻,得见如此超脱之道,已是幸事。
“多谢小友。”他再次道谢,随即转身,步履蹒跚地走下出崖,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仿佛了却了一桩最大的心事。
李长青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知道这位儒家圣人,恐怕离那最终兵解、强行叩天门的日子,不远了。
他收回目光,再次望向星空。
金丹在体内缓缓旋转,与周天星辰隐隐呼应。
徽山文运,轩辕之道,皆已印证。
此行不虚。
接下来,该去那太安城看一看了。
看看那离阳的国运,那赵家的天子,又是何等光景。
他一步踏出,身影自山崖消失,融于夜风之中。
我以我道撼天门?不,我道即是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