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以我道撼天门

他并未出声,只是目光平静地看向那名权贵学子。

就在他目光落下的瞬间,那正趾高气扬的权贵学子,忽然感觉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压力笼罩全身!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有无数的声音在拷问着他的内心!

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平日欺男霸女、不学无术的种种行径,一股强烈的羞愧、惶恐、自我怀疑的情绪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

“我……我……”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发现自己那些引以为傲的家世、财富,在此时显得如此苍白可笑!在真正的道理面前,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赤身裸体的小丑!

“噗通!”

众目睽睽之下,那权贵学子竟双腿一软,直接瘫跪在地,脸色煞白,汗出如浆,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

全场哗然!

所有人都莫名其妙,不明白这嚣张的纨绔子弟为何突然如此失态?

只有高台之上,那几位修为精深的大儒,以及学宫后山草庐中的轩辕敬城,似有所觉,目光骤然变得锐利,齐齐望向人群外围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布衣少年!

是他!

虽然没有任何气机波动,但那种直指本心、引动他人内心善恶之念的玄妙力量,绝非寻常!

轩辕敬城更是心中剧震!他钻研儒道一生,追求那“诚意正心”、“知行合一”的至高境界,深知要做到如此不着痕迹、直指人心的地步,是何等艰难!此子对“心性”的把握,已然超乎了他的理解!

李长青并未理会那些投来的惊疑目光。他看了一眼台上那名因对手突然崩溃而有些茫然的中年士子,微微颔首,随即转身,撑伞离去。

经筵辩难,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暂时中断。

而关于一个神秘布衣少年,仅凭一个眼神便让权贵学子心防崩溃、当众出丑的传闻,迅速在徽山学子间流传开来,为其本就神秘的形象,再添一抹传奇色彩。

是夜,月明星稀。

李长青并未回客栈,而是信步登上了徽山一处僻静的山崖。从此处望去,整个上阴学宫尽收眼底,灯火零星,书声隐约,文运之气在月光下如同氤氲的紫气,缓缓流淌。

他负手而立,感受着这汇聚了千年文运的磅礴力量。

他的金丹,在这文运长河的冲刷下,光芒流转,其上的道纹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复杂。儒家的“秩序”、“规则”、“浩然”之意,与他金丹大道追求的“自在”、“超脱”、“永恒”看似相悖,实则又有相通之处。

万法同源,皆是对“道”的探索,只是路径不同。

“道,可道,非常道……”他轻声吟诵着道德真言,周身气息与这文运之气、与这天地自然,渐渐融为一体。

就在他心神沉浸于这种玄妙感悟之时。

一个温和而苍老的声音,在他身后不远处响起:

“小友观此山河文运,心中可有道?”

李长青并未回头,已知来人是谁。

他依旧望着远方,淡然回道:“道在脚下,亦在心中。何须观,何须问?”

来人正是轩辕敬城。他不知何时已来到山崖,身着普通布衣,如同一个寻常的老儒生。他走到李长青身旁,与他并肩而立,望向同样的方向。

“好一个‘何须观,何须问’。”轩辕敬城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感慨与沧桑,“老夫在此守了半生文运,读了万卷诗书,却始终未能真正‘得道’。可见,道,并非在外,而是在内。”

李长青转头,看向这位儒家圣人。他能看到对方体内那精纯浩瀚的浩然之气,已臻至大成,却也看到了那气息深处,缠绕着无数沉重的因果丝线,有家族的,有情感的,有责任的……这些丝线,如同一道道枷锁,将他牢牢束缚在此地,让他无法真正超脱。

“道在内,亦需行在外。”李长青平静道,“前辈心有牵挂,故道有滞碍。”

轩辕敬城闻言,浑身一震,眼中露出复杂之色。他沉默良久,才长叹一声:“是啊,心有牵挂……终究是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