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朝堂哗然,意外破局

“李卿。”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威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

李文渊出列躬身:“臣在。”

“雁回关已失,北疆危殆。”皇帝看着他,语气平淡,却带着千斤重压,“你,可有话说?”

又一次!皇帝再次在重大危机时刻,询问这个品阶低微、备受争议的侍读!

这一次,连那些原本打算看笑话的官员,也收起了轻视之心,屏息凝神。他们都想知道,这个能招来鸽子、被弹劾为“妖人”的年轻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军国大事,还能说出什么来?

秦桧眼中寒光一闪,正要出列阻止,却被皇帝一个眼神制止。

李文渊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危机,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能否破局,在此一举!

他没有立刻回答如何调兵遣将,那不是他的专长。他脑海中飞速运转,结合之前了解到的信息和系统的辅助,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

“陛下,”李文渊声音沉稳,并未被这坏消息扰乱心神,“雁回关虽失,然蛮族孤军深入,其势虽凶,其弊亦显。”

他顿了顿,吸引所有人的注意,然后清晰地说道:“其一,后勤。蛮族骑兵迅捷,然其粮草补给必然困难。数万大军深入我境,人吃马嚼,消耗巨大。其补给线漫长,易受袭扰。”

“其二,地形。雁回关以南,虽地势开阔,然河网渐密,城镇林立,并非一马平川。蛮族骑兵优势在此地将大打折扣。我可利用城池、山川、河流,节节抵抗,消耗其兵力与锐气。”

“其三,人心。蛮族残暴,所过之处,必然烧杀抢掠,民心惶惶。陛下可下明诏,激励北疆百姓团结自保,坚壁清野,让蛮族抢不到粮,抓不到夫,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同时,严令各地官员,守土有责,与城共存亡!敢有弃城而逃、投降献媚者,立斩不赦,家产充公,眷属为奴!”

他这番话,没有空谈忠义,而是从敌人弱点、地理优势和民心向背三个非常实际的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甚至有些狠辣的策略(如坚壁清野、连坐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尤其是“人民战争”、“坚壁清野”这些概念,虽然用语不同,但其核心思想让在场的许多老于行伍的将领都眼睛一亮!这确实是遏制蛮族骑兵锋芒、消耗其力量的有效手段!

就连龙椅上的皇帝,眼中也闪过一丝精光,身体微微前倾。

李文渊继续道:“至于援军,自然要派。但不可仓促浪战。当选择精锐,扼守几处关键城池与险要,如钉子般扎下,阻挡蛮族兵锋。同时,可派小股精锐骑兵,不断袭扰其后勤线,断其粮道,让其首尾不能相顾!”

“此外,”他话锋一转,提到了一个被众人忽略的问题,“蛮族此次能如此迅速攻破雁回关,其情报之准、进军之速,远超以往。臣怀疑……朝中或北疆内部,恐有奸细与之呼应,为其提供我军布防、粮草囤积之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