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那本在青石下挖出的古书。里面提到“意动气先”,说高手打架,不是看谁力气大,而是谁先想到下一步。
他试着不用身体练,而是在脑海里模拟。闭眼,静心,想象自己面对一个看不见的对手。对方出拳,他出剑。一招接一招,不急不躁。
当再次走到“破渊→断岳”的转换点时,他在心里喊了一声“停”。
然后,不动。
足足半息过去,他才让意念中的剑继续前行。就在那一刹那,脑中仿佛有根弦被拨了一下。不是声音,也不是画面,是一种“知道”的感觉——他知道下一招该怎么走,甚至知道敌人会怎么反应。
他睁开眼,眼睛亮得吓人。
“原来不是练不出来,是得先‘看见’。”
他站起身,重新拿剑。这一次,他不出招,只摆架势。左手虚按,右手持剑后撤,重心落在右脚。然后,一点点往前推。
剑尖移动的速度比蜗牛还慢。但他能感觉到,体内的气正在沿着那条新路慢慢铺开。就像修渠引水,一开始滴滴答答,后来渐渐成流。
第八次尝试。
第九次。
第十一次。
终于,在第十三次的时候,整条路径贯通了。剑未出,气先至。那一瞬间,他甚至没觉得自己在用力,可剑尖却自然荡出一道弧线,切开了面前的空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啪!
一声脆响,像是布帛撕裂。
苏牧阳愣住。他回头看了看,身后一棵小树的叶子凭空掉了三片。
“我靠……”他低声说,“真成了?”
可他不敢高兴太久。刚才那一剑虽然顺畅,但后劲不足。到了“断岳”的发力点,气又散了。说明这条新路能走通,但还不够稳固。
他坐回石头上,把剑横放在腿上。指尖轻轻敲着剑脊,一下一下,像在打拍子。
“九式剑诀……真的只有九式吗?”
他越想越觉得可怕。如果每一式之间都有这样的“留白”,那整套剑法的实际威力,可能远超表面所见。甚至,第九式之后,是不是还藏着第十式?没人写出来,但一直存在?
他低头看着剑身。月光早就没了,可剑还是泛着冷光。他忽然觉得,这把剑不像武器,倒像个老师。不说话,但一直在等你问出正确的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从头再来。
第一式“斩雾”开始,这一次,他不再只练动作,而是带着刚才悟到的“意在先”去走每一步。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换步,都在心里预演三步之后的变化。